亳州新闻网讯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市把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作为改革第一目标,把企业满意度、便利度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第一标尺,全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服务市场主体取得突出成效。
电子证照全覆盖,实现申请材料“零纸质”。我市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审批结果全部实现电子证照,目前,全市已有873家企业申办了2597张电子证照。同时,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4个阶段基本情况,我市整合形成了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张表单”,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申请单位在申请审批事项时,仅需上传部分资料的电子版即可,实现了申请材料的“无纸化”。
审批部门全覆盖,推行办理流程“零见面”。自去年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经过三轮改革,我市已将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改系统,所涉及事项的审批部门全部入驻综合服务窗口,目前工改系统中含20个审批事项,综合服务窗口入驻16个审批部门,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审批项目类型全覆盖,做到审批过程“零跑腿”。我市对涉及的工程建设项目根据性质进行了细化分类,进一步加强过程代办服务,招聘8名代办人员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咨询、指导、协调、代办服务。今年以来,代办人员已为936家企业提供了2900余次代办服务,实现审批过程“零跑腿”。 (李翠飞 记者 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