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一线延伸,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谯城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结合实际,通过加强培训、建立纪检工作室、开展暖心回访等举措,助推基层监督执纪问责稳中求进,把协作区打造成为相互学习的平台、锻炼能力的平台、培养干部的平台、服务群众的平台,激活基层监督执纪“神经末梢",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提升。

加强培训,改变工作方式。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丰富学习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学习“清风播报”等推送的以案释纪释法、廉洁文化内容。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村级纪检委员收听收看“谈纪说法”。用好“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加强党纪法规教育。着力改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方式,充分用好“看问听查”四字工作法。今年以来,收听收看业务培训讲座4期,教育片12次,累计培训乡镇纪检干部500人次,应知应会知识测试4次。

建立纪检工作室,破解基层监督难。在村(社区)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做到有场所、有挂牌、有制度、有日常资料的独立纪检工作室,房间内要有村级纪检员制度图版上墙。村级纪检员要确保工作手册人手一册,加强日常学习,做到学用结合。村级纪检员要建立基础工作台账,认真制作,及时更新、规范归档村两委干部廉政档案及本村政治生态画像,充分发挥“监督员”“信息员”“宣传员”作用。

开展暖心回访,做好受处分干部后半篇文章。常态化开展暖心回访,加强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受处分党员干部“后半篇”文章。采取面对面“拉家常”、聊天式的方法,与受处分人员心贴心进行坦诚交谈,帮助其清醒认识违纪错误,主动放下思想包袱,接受教训,把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送到每个受处分党员干部心中。积极为那些知错认错、立行立改、日常表现优秀的受处分党员干部复出提供机会和发展空间,对思想转变好、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的,积极向组织推荐使用。今年已对34人进行了暖心回访。(颜飞   吴坤)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