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怎样让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共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围绕这一问题,我市教育部门通过持续扩充公办教育资源、全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等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持续扩充公办教育资源方面,我市全年计划投资25.9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3所、幼儿园46所,增加幼儿学位11370个、中小学学位40000个;其中市中心城区计划投资17.1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8所、幼儿园17所。目前,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新投入使用中小学13所(含续建)、幼儿园40所;其中市中心城区投入使用中小学7所、幼儿园17所。
全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方面,我市共发放资助资金1.47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5.6万人次(不含高校),为77824名(不含高校)建档立卡适龄学生发放资助资金6376.2万元。针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个性化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教育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
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方面,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列支614万元用于亳州高新区开展延时服务的幼儿园教师支出。2020年春季学期,亳州高新区共有26所公办幼儿园率先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服务学生3604人,家长满意度为100%。2020年秋季学期,亳州高新区共有34所公办幼儿园和5所初中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蒙城县和利辛县也已开始试点。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公办幼儿园食堂建设,市中心城区已有19所公办幼儿园开设食堂,为幼儿提供午餐供应服务。
深化立德树人工作方面,各校均开设了校园和班级图书角,均开展了图书搬家、“传承美德少年”评选、亲子征文、读书创作等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今年以来,全市共申报美丽校园项目和书香校园项目学校各44所,申报“千名新时代好少年”1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