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潜歌归去来,世有草木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时珍的第一次出行,并不是为了游历,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那就是——考察草药,真实记录,编撰一本全面、正确的医学书籍,弥补现存医学典籍的错误和不足。

我不懂医学,但是喜欢随手翻阅《本草纲目》,我手边的版本是线装简本,我想我是被这古朴古老的草木之香吸引,粗粗翻过一页又一页,书页泛着黄,盘桓着经久的岁月。我会想,这一株简单的兰花,或者这一簇葳蕤的萱草,可是他在霁月疏光中发现的?抑或是漫野山花的春日?

一本书,一个人的半生,一个民族的医学史。

行医世家潜移默化在骨子里的仁心医志,让李时珍从幼年时代起,就心存善念,立志为良医,十四岁就考中秀才,在蕲州官府管辖的药局做了一名少年医生。药局是给中产阶级开办的,并不向底层穷人开放,此举违背了医者仁心的最终目标,李时珍甚为不满,决定放弃科举,做一名真正的医生,他打算离开药局,于民间行医。

面对父亲的反对,李时珍写下四句话表达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接下来是十年苦读。

寒窗映雪,浓夏深荫,李时珍看遍医学史籍,通汇贯通,不出庭户。只是,看的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古籍经过传抄辗转,错漏良多,甚至草木都不分。

李时珍决定出行,由读万卷书,而开始行万里路。

这是他的开始,这一年李时珍三十五岁,民间行医让他的医术和声望都很高,被召任在太医院任职,若无意外,在此他可安享余生,岁月静好。

可是他又放弃了,开始行游之路。

李时珍背负的行囊里,最重要的不是干粮和水,也不是储备的冬衣夏伞,他最重要的储备是笔墨纸砚,行走中,他要随时记录每一种药材,画出图形,留下文字。

锦绣谷是庐山盛景,植被丰润,草木盈泽。相传晋代著名医僧慧远常常在此摘菜采药,是一座用之不竭的神奇山谷。

李时珍在行游中,因此谷逗留庐山,几进几出。就是在这里,李时珍第一次在庐山发现了睡香,后来又改名瑞香,瑞香花色艳丽,娇媚馨香,如今不但入药,载入《本草纲目》,更是成了庐山的山花。

瑞香可清热解毒,消炎去火,功效神奇。

另外,生长在锦绣谷的石耳,也被他记载入《本草纲目》。

李白到庐山,感慨挥发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豪情;

王安石到庐山吟咏:“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纵使被贬黜此地,白居易眼中的庐山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李时珍的庐山,却是不同的,他眼中没有飞天瀑布,也未曾感叹山寺桃花灿烂,他边走边行医,闲暇便进山采药辨药。他低头行走,不问红尘,他不停游历,却不为美景而来。

在《本草纲目》中,还有一段这样的记述:庐山温泉,方士往往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汤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庐山温泉,李时珍是发现和记录者。

这是李时珍,他通过一朵婀娜多姿的鲜花,看到这艳丽后面的药用价值,他两袖清风,身披月华,攀悬崖峭壁,过荆棘丛中,他痴醉于一草一木,淡然红尘中的锦绣繁华。

这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旅行和出游,他的心里,背负着万千的疑问,他期待着前方会有答案。

外面的路无边无际,需要辨识的药草千株万株,这条路很长,很远,李时珍背着行囊,背负着梦想,不断行走,他不停遇见新的药材和新的人,在海边和渔夫进行长久的谈话,以对方的经验之谈来辨析每一株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习性;在深山和猎户迎面相遇,渺无人烟的大山中,偶遇同类的亲切感让他收获了不少山中草药生长的信息;他在行医的过程中,和民间医生交流,记录下差一点就要在人烟孤绝处断裂的偏方;他常常跟着药农的脚步,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他让他们明白,他采药只为记载,并不会买卖,绝不会对他们形成威胁……他走过太多地方。

这行走,如此孤独又如此孤傲,如此艰难又如此绚丽。

每一次远行,都比上一次更远一些,不停行走的人生,他更像一枚蒲公英的种子,被信念之风携裹,踏遍神州大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行程逾万里,行走近三十年。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一种病,便有一种药,而药香弥漫在山间田野,躲藏在岁月深处。他走走停停,编编写写,行走三十余年,写了三十余年,增删无数,这三十年的行走,换来了清明的脉络,他终于理清了那些弄错的草药,从而编撰出一本清晰明了的医学典籍。

《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图文并茂,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000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集中医之大成,铸成一段辉煌。

《本草纲目》写成了,李时珍隐进了时光深处,每一帧药方,每一笔描绘,每一句解读,都覆盖着一位医圣的脚印,为后世悠悠打开一扇中医之门。

李时珍的旅途,宛如叶于秋,莲于夏,花之春,梅之雪。一路都丰盈。孤独而静美,草木亦生香。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