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第四社区管理中心:邻长在身边 服务零距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邻长制”是我市今年推出的创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对基层群众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亳州高新区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在辖区范围内积极推行“邻长制”,将管理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助推管理精细化,着力打造党群连心、睦邻共建的和谐家园。

邻长(左二)走访居民

文艺演出现场

访民情 解民忧

“最近几天气温较低,天寒地冻,一定要注意家里的冷热水管问题。”12月16日一大早,亳州高新区第四社区管理中心文采社区邻长温萍来到文采家园小区居民丰新建家中叮嘱道。“上次要不是温萍邻长及时发现,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提起上个月发生的事情,丰新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上个月的某一天,丰新建和妻子都出门上班了,只有年近八旬的母亲一人在家。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突然“嘭”的一声,水管爆裂,一时间水花四溅,不一会儿水就弥漫到客厅了。丰新建说,从没经过这场面的母亲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好在有邻居听到声响,及时帮忙拨打了邻长温萍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温萍一边立刻赶往丰新建家中,一边联系物业带上工具一同前往。不一会儿,水管得到了及时维修。温萍又拿上拖把带领众人开始帮忙拖地。“当时情况紧急,等我赶到家时就看到邻长正在帮我们收拾东西拖地,真是太感动了。真没想到,我都还没到家,邻长就已经帮我们把问题全部解决了。”丰新建说,“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邻长真是我们身边的贴心人。自从有了邻长,向社区反映问题更便捷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

自从今年下半年担任文采家园小区的一名邻长以来,温萍每天的任务就是走街串巷,收集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就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联系组长,向社区反映。”温萍说,经过与社区的沟通协调,她反映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随着“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目前,第四社区管理中心的六个社区35个片长、166个组长、617个邻长全部挂牌上岗,大家积极行动,采取“串门”拉家常、组建“邻长群”等多种工作模式,访民情、解民忧,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优越性正在逐步显现,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实事受到辖区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近距离 传心声

近日,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酒城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在该社区的新村广场拉开帷幕。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深群众对“邻长制”工作的了解,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社区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将“邻长制”相关知识传递给广大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演出节目的“演员”都是社区邻长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将“邻长制”工作编排成舞蹈、戏曲、广场舞、快板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向群众宣传“邻长制”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通过文艺演出、发放慰问品等形式,让群众易于接受、容易记住,进一步提高宣传效率,加深群众印象,拉近邻长与群众的距离。

如戏曲《三长制》中,通过脍炙人口的豫剧,唱出了“邻长制”的概况。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舞台上,演员们个个投入演出,舞台下,观众不时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掌声伴着笑声,演出现场汇聚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每个节目都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心声,蕴含着邻长们的心血和汗水。

社区民意哪里讲,知心邻长在身旁。在“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宣传上,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另辟蹊径,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通过以编排戏曲、小品的形式来宣传“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工作,深刻解读了“三长”工作职责以及介绍“三长”人员,更加近距离地与群众沟通交流,使群众真真切切地理解“邻长制”的作用,群众对“邻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正在逐步提升。

换新颜 同发展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共有六个社区,分别为文采、迎春、百合、文苑、酒城、老君社区,共有35个片,166个组,617个邻,总户数4420户(含企、事业单位),总人口38270人(含流动人口)。

在“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工作中,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按照高新区管委会下发的《“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行事历》的工作提示,在保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求真务实,并积极创新,打造亮点,逐渐形成了一套专属的工作特色。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组织召开了“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部署会,并在各社区逐步开展了“三长”见面会,建立了四级微信群,确立了“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宣传方面,通过发放居民告知书、信息登记通知书、邻长联系卡,悬挂条幅标语,播放社区、村小喇叭,使居民初步了解什么是“邻长制”。另外,还制作了“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图,张贴片区空间分布图、“三长”信息公示图。在公示图上,邻长所包的人员信息到户到人,群众有诉求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邻长,并向其反映。文采社区文采家园每一栋每一单元门头上都制作了宣传条语,宣传氛围更加浓郁。

在推动过程中,第四社区管理中心抽调精兵强将,进行入户核查及电话核对信息相结合,询问辖区内家庭人口信息、地址信息以及知晓率情况,使上报的信息更加准确,辖区内居民对“邻长制”工作从最初的不解到最后的理解并支持。

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杨娟告诉记者,近期,针对“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群众真真实实的反映是否对“三长”满意,满意的鼓励,不满意的通过群众选举进行更换,真正做到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发挥作用,有力推动“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选好配好,更要用好。为激励邻长们更好地发挥作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还制定了一套方案《邻长制激励评价办法》,评价对象是第四社区管理中心“三长”人员,采取“月评价调度、季考核奖惩”的方式。

结合高新区“三长”评价标准,每季度评出前三名的社区按照分值高低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工作经费。按照高新区评选优秀“三长”比例进行评选,对季度评出的优秀“三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年终评出的优秀“三长”授予荣誉匾牌,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评出的优秀“三长”不是党员的优先发展为党员、纳入社区后备进行管理。对年终评出的优秀“三长”免费提供健康服务。

如今,在第四社区管理中心,邻长们正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服务居民,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打造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共谋社区振兴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