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合,一些人更是不顾旁人眼光直接“吞云吐雾”,让吸到了二手烟的人感到厌烦。近日,记者走访市区的一些公共场所发现,抽烟现场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商家默许客人在店内抽烟,也纵容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现象
餐厅、电梯有人“吞云吐雾”
12月20日晚上6点,记者来到市区某商场四层,有许多家餐厅正在营业。由于是周末,现场人气较旺,餐厅内满满当当地坐着客人,有的餐厅外,还有一些客人正在排队,等候叫号。记者看到一些人直接在餐厅内抽烟,其中还有一些餐桌旁坐着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不仅是在餐厅内,商场的公共空间和休息椅上也有客人正在“吞云吐雾”。
比起在餐厅内抽烟,在电梯内抽烟的行为让人更加反感。走访中,记者看到多数电梯内都会贴着“禁止抽烟”的标识,但一些市民表示,偶尔还是能在电梯内看到有人抽烟。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文明。
随后,记者又来到商场附近的一家网吧。在网吧的墙上贴着“禁止吸烟 文明上网”的标语,但在网吧大厅里,还是会看到抽烟的网民。对此,网管表示,他们看到有人抽烟会立刻提醒制止,但他们也不能时时刻刻都关注着现场是否有人抽烟,主要还是靠本人自觉。
调查
多数市民反感抽烟行为
市民对公共场所抽烟的行为怎么看?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绝大部分人都表示十分反感这种行为,还有部分表示,自己曾有过这种行为,经人提醒后,已经改正。
市民赵先生抽烟已经二十多年,且烟瘾较大,平均两天一包。他认为,在公共区域禁烟其实考验的是个人素质。“烟瘾犯了,可以走出禁烟区到可以抽烟的地方去抽。”他建议,公共场所应尽量多设置一些醒目的吸烟区引导标志和具体的抽烟区。
陆女士经常带孩子到商场玩,看到有人在公共区域吸烟,她也很无奈,只好拉着孩子赶紧躲开。她说,自己经常被动吸二手烟,希望抽烟的人能够考虑他人感受,自觉一些。
声音
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那么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有没有相关法律条例约束?12月21日,记者咨询了本报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孙涛,他介绍,在全国范围内,室外公共场所吸烟不违法;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违法,但是无处罚或者处理措施。个别省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则依据该法规处理。
据悉,2014年11月24日,卫生计生委起草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明确,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此外,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座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
虽然公共场合吸烟没有具体的处罚和处理措施,但是这样更考验市民的素质和自觉性。采访中,一些市民希望相关部门也能够加大管理力度,看到这种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多位受访市民建议,应鼓励每位市民都成为监督员,只要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禁烟区抽烟,就主动上前提醒监督,如果不听劝,可拍照取证向有关部门举报;部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罚款曝光,并对举报者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