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市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截至2020年底,化学需氧量、氨氮累计减排15.47%、18.38%,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陆续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50万吨,城市和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80座,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50万吨,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摸排整治,一个个黑臭水体变得水清岸绿景美,成为了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
“十三五”以来,全市地下水水质长期保持稳定,215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设立水源地保护区,完成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了调蓄水库周边污染源排查整治,并同步开展保护区划定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共230个,重新划定畜禽禁养区728.47平方公里,全市268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均已建成粪污处理设施。
另据了解,我市“十三五”期间纳入国家考核的4个国考断面均达到水质要求。2017—2019年连续三年在水环境质量改善或水污染防治考核方面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2020年10月份获得了省级地表水生态补偿资金5800万元。2020年1-10月份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175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作者:孙凌 汝平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