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女子流落亳州,幸好遇到了他们……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2020年12月11日,河南省鹿邑县的几名群众,来到我市救助管理站,送来一面写有“寻人解思,感激不尽”的锦旗,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说着感激的话语,对该站为他们找到亲人表示感谢。

事情还要从12月初说起……

12月2日晚,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亳州高新区十九里派出所的电话,称在其辖区发现一名精神病女子。该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这名女子五十多岁,衣服又脏又破,蜷缩在一户村民家的外墙边,情绪狂躁不安,不停地对与她交流的民警和救助站工作人员挥舞手臂进行攻击。看到无法进行交流,工作人员合力将其护送至市人民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

她是谁?家在哪里?这些疑问成了市救助站“圆梦寻亲工作室”工作人员迫切想弄清的问题。查询救助系统无果后,救助人员通过网络,将其照片发送到各类社交媒体上,又联系了一些民间救援队等社会组织,想以此为其寻找家人。

该女子在医院治疗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不断去医院看望,尝试与其沟通。一周之后,该女子情绪逐渐稳定,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她能说出自己是“鹿邑县试量镇”的丁某兰,并且说了多个村庄的名字。工作人员从其重复说出的村名中,甄别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然后与当地救助站取得联系。很快,消息得到回复,其确系鹿邑县人,并联系到了丁某兰的儿子。

12月9日中午,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把丁某兰送到了鹿邑救助站,其儿子已经早早地在救助站等候。见到母亲后,其儿子泪流满面,连声向工作人员道谢。据其介绍,他的母亲丁某兰已走失十多天,家人也报了警,其间多方寻找无果。救助站工作人员交待其儿子,可以在其母亲衣服上缝上电话号码,或者安装定位器,同时要积极治疗,防止再次走失。

“针对雨雪天气,我们制定了应急预案,与公安、城管组成联合工作组,在市区范围内进行联合巡查救助,在自愿救助、无偿求助原则下,对辖区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李金帅介绍,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冬季联合救助行动,帮助流浪者安全过冬。为做好冬季救助工作,市救助管理站还提前储备了棉被、棉衣、棉鞋、方便面等物资和食品,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不因冻、饿、病等情况发生意外。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