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碎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冷板凳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冷板凳”一词,它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被重视被瞧不起的人。这不被重视被瞧不起的人怎么跟“冷板凳”联系在了一起,这“冷板凳”又是个什么板凳呢,为什么人一坐上去就受冷落呢?

原来,“冷板凳”一词源于梨园戏曲。在戏曲行当里,有演戏的,有伴奏的,通常演员在台上演,那些敲锣打鼓弹琴拉弦的伴奏者们,都坐在下场的门侧,被幕布遮挡着,观众一般看不到他们。

整个戏曲跌宕起伏出神入化引人入胜,除了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功夫之外,锣鼓琴弦的伴奏也起了非常重要的渲染烘托作用。如果场上只有演员在那道白清唱,气氛一定会不够热闹,效果一定也会差很多。

所以,当时人们把没有伴奏的清唱比喻为“冷板凳”,以锣鼓班坐的长条板凳来指代他们的缺场。

后来,人们发现那些不被重视的人,跟没人伴奏捧场的清唱差不多,于是就把这一梨园用语,假借到了日常生活交往中了。

王老五

现在,很多大龄单身汉们,被人们戏谑地称为“王老五”,这是为什么呢,“王老五”又是何许人也?

这里有一个关于“王老五”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民间有个叫王老五的单身汉,整天邋里邋遢不修边幅四处游荡,乡邻们见状于是给他编了顺口溜:“王老五,命真苦,裤子破了没人补”,可怜他一个人过活的艰难。

后来,随着顺口溜越传越远,越传越久,“王老五”就成了单身汉的代名词,而不论他姓不姓王,家里排行是老五不是老五。再后来,人们眼里的“王老五”也不一定都是指那些贫困潦倒的单身汉,一些家境很好很优秀的男青年,也被称为“王老五”,以感叹他们常理本该有妻室的年纪里,却还一个人形只影单。

现代社会里,“王老五”一词的使用率依然很高,并且还衍生出了一个新名词:“钻石王老五”,以称呼那些青年新贵。这些人通常都有显赫的家世,傲人的职位,他们个个谈吐优雅,风度翩翩,是众多女孩心仪的对象。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