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凭信用也能从银行贷款了,不仅利息低,放款速度也快!”蒙城县庄周街道后娄村信用户朱要宝高兴地说。因经营需要,朱要宝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申请了贷款,不到3分钟的时间申请审核通过,他获得了授信贷款11万元。
信息变信用,信用变信誉、信誉变信贷……我市依托大数据优势,突出党建引领,在全省率先完成党建引领信用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贷款“七个自动化、三个精准、全线上办理”,着力解决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养殖大户的融资难题,为农村产业发展增收引入源头活水,为农户致富增收注入一支“稳定剂”。
“我村充分利用信用村建设成果,以信用村建设引领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工作提质增效,真正让信用户得到实惠。” 后娄村党委书记白洪波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一个窗口、一个中心、一个专题库、一个采集端”的总体架构,即“农村综合服务窗口”“农村信用管理中心”“农村专题数据库”和“信息采集窗口”,形成从农户信用评分评级、信用村评定到贷款金额和利率差异化全流程的常态化运行,让“信用村、信用户”信用评分等级变现信用贷款走进千家万户。
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村民戴石良流转500亩土地,种植豆角、雪里蕻等,加工成酸菜,因每天用工量较大,现金流不够,在被评定为AAA级信用户后成功办理信用贷款10万元,解决资金的问题,保证了合作社的稳定发展。
“党建引领信用村服务平台的搭建推动信用变信贷,不仅解决了我们村民的资金需求,有利于促进产业兴旺,助力脱贫攻坚,大家都更重视名声了,这让我们的乡风更文明。”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村干部戴同阳说。
截至目前,市级平台已与省平台完成对接。我市共评定农户36636户,累计为农户放款2040笔、12670.7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各银行结合自身业务开发纯线上金融产品,扩大评级结果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养殖大户的融资难题,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