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系统成蓝天保卫战得力“帮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在蓝天保卫战中,我市依托遥感监测技术,全天候监测,借力大数据管理,智能化调度,全面实现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管监测网络化、即时化和智能化,为全市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科学布局实现监测全覆盖。我市投资约1860万元,购置27套遥感监测系统和4辆移动式遥感监测车辆,结合城市特点,科学布局在城市规划区东(木兰大道)、西(古井大道)、南(亳芜大道)、北(北一环)外环和近10余处的入城主干道上,实现了对所有过往柴油车尾气遥感监测全覆盖。

数据运用锁定污染车辆。利用遥感监测系统全天候不间断对过往柴油车辆进行监测,通过尾气污染执法取证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交警部门对超标车辆给予处罚;自遥感检测系统建成投运以来,已对1次超标的柴油车发送预警短信6450余条,对连续6个月内判定尾气排放不合格2次及以上的3100余辆柴油车实施了处罚。

管控震慑系统发挥实效。依托遥感监测技术,结合路检路查,精准拦截疑似超标车辆,发挥强力管控震慑作用。自系统建设以来,共监测车辆636万余辆次,其中监测柴油车100余万辆次,排查出超标柴油车7.3万余辆次,为亳州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提供了重要保障。

施策精准、管控有力,2020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47.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8.8%,圆满完成了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和“十三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