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周
目前,芦庙镇在着力拓展朝天椒产业链,积极融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镇里结合农户往年种植朝天椒的实际,继续拓展特色朝天椒品牌。本周,我和驻村工作队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广镇里引进的朝天椒新品种,巩固提高特色优势,带领种植户致富奔小康。
吴广兰到贫困户家中推广辣椒种植 王书锋 摄
种植辣椒尝甜头
1月25日上午,我和驻村工作队同事分别到前毛村各村组,推广镇里引进的朝天椒新品种“保银849”和“保银829”。
“我种的8亩朝天椒,去年卖了26000块钱,加上8000块钱的种苗、农膜、肥料补贴,收入可不少。”脱贫户孙继祥高兴地说。
了解到他家现有耕地22亩,我就鼓励他在2021年扩大种植朝天椒规模,脱贫后产业帮扶措施继续实施。他说,准备种植10亩新品种朝天椒,“有政府的好政策,有村委和你们驻村工作队的帮助,相信我家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红火。”
随后我又来到吴魁友大叔家。“现在镇里在推广朝天椒新品种,愿不愿意发展种植?”“有这么好的政策,咋不愿意呢,开春我也种2亩。”他笑着说。
只有掌握贫困群众的需求和动态,当好民情“调研员”,当好政策“宣传员”,当好群众“服务员”,才能真正把扶贫政策、项目精准“滴灌”到贫困户,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产业规模化
1月26日,我约了前毛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孙俊岭,还有养猪大户孙治生今天在村委会会面。
前毛村孙瓦房自然村的聚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脱贫攻坚期间孕育出的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养猪大户孙治生的养猪场历经2年多的发展已初具雏形,现生猪养殖存栏已达1000余头,年出售成猪达500余头,带动贫困劳动力4人在猪场务工,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又拿出2万元给村集体,用于为贫困户分红。
孙梨园自然村的孙俊岭家庭农场是我到前毛村之后,扶持发展的一个种植新型经营主体,该农场种植白术、白芍、牡丹等中药材200余亩,带动7户贫困户在农场务工,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
“你家猪养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向孙治生了解养殖场情况。他说:“今年猪肉行情好,再多也不愁卖。下一步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俊岭,镇里现在推广种植朝天椒,你有没有兴趣?”我问孙俊岭。“我原本打算今年再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100亩,但是一直担心药材市场不太稳定,听说镇里今年推广朝天椒新品种,所以就想向您了解一下情况!这不,您一约我们,我们就来了。”孙俊岭说。
听到他们这么说,我特别开心。2021年,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带贫主体的扶持力度,提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规范化。
乡村振兴开新局
1月27日上午9时,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工作队与前毛村两委一起召开了脱贫攻坚战收官后第一次筹划前毛村发展工作会议。
会议决定,前毛村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朝天椒、中药材、生猪养殖、肉羊养殖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培育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等经营主体,提高产业带贫益贫能力,培育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抓好就业扶贫,分类实施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对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户,持续提供劳务输出、岗位对接服务,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对劳动能力偏弱或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户,根据实际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基地带动就业等方式,帮助就近就地就业。
积极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有针对性村级和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也是分内的事情。只有真心真意开展帮扶工作,才能成为他们身边的知心人、贴心人、放心人。如今,我们虽然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下一步乡村振兴,我们依然底气十足!(吴广兰/叙述 曾莹莹/整理)
人物小记
吴广兰,谯城区芦庙镇 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2020 年 5 月任前毛村选派驻村工作队队 员,7 月份丈夫因脑溢血造成偏 瘫,她一边照顾偏瘫的丈夫和两 个年幼的女儿,一边坚守在决战 决胜脱贫攻坚一线,用真心换真 情,让她所负责的每一位贫困群 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 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