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谯城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围绕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廉政提醒谈话作为开展日常监督的有力抓手,开展廉政提醒谈话573人(次),警示谈话7人(次),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化,力争把问题抓早抓小、控制在苗头。
廉政提醒谈话由三个街道和华佗镇纪(工)委书记牵头,压实主体责任。立足“早"。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动态掌握和分析研判其思想、工作、作风和生活情况,对苗头性问题或轻微违纪行为,灵活运用廉政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诚勉谈话等方式,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过错”演变成“大问题”。
注重“常”。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三会一课”等载体,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谈心、谈话等方式,对“小问题”严批评、多敲打、勤提醒,将“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组织生活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
针对“人”。协作区纪检干部明确责任和分工,分别约谈相关村干部以及街道(镇)机关部分负责人等。谈话重点围绕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针对不同情形分类约谈,形成节前必谈、任前必谈、苗头性问题必谈、重要岗位人员必谈的“四必谈”机制,通过谈话提醒、相互交流的方式,直面问题、分析原因,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纪律的严肃性,同时把好思想政治关,帮助干部纠正错误、严于律己。
强化“责”。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将“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列入主体责任清单,作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述责述廉等重要内容,围绕权力集中、信访反映较多、违纪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建立“问题清单”,加强综合协调和常态督查,采取定期报告和专题报告、“带单”督查、约谈函询、追责问责等有效机制,推动责任落地。(颜飞 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