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村)建立纪检工作室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做深做实做细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整合监督资源,有效提升基层现代化治理效能,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激活管党治党“神经末梢”。依据《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相关要求,自去年10月,谯城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在41个村(社区)建立了纪检工作室,立足监督、建议、报告和询问的职责定位,积极构建“协作区+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全方位全覆盖的联动监督网络。

村(社区)纪检工作室建起来是第一步,让村(社区)纪检工作室人员明白干什么、怎么干,推动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激发监督活力是关键。第六协作区根据村(社区)监督工作实际,从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廉政教育等五方面监督内容,将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公开内容、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申领程序及执行情况、服务质效、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等作为监督的重点。

“纪检工作室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协作区,具有天然的监督优势,能及时发现群众身边的‘小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同时,纪检工作室的设立,有效缓解了协作区人员不足、日常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第六协作区主任刘永田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实现对小微权力的无死角、全覆盖监督。”(颜飞  吴坤)

(责任编辑:单景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