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亳州做法”入选全省典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两项“亳州做法”入选全省典型

分别为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倾听群众声音不打烊、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亳州新闻网讯 日前,在省发改委公布的“全省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经验及典型案例”中,我市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倾听群众声音不打烊入选。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网络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整合“12345”市长热线、市民论坛等平台资源,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全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我市坚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工作理念,按照“一个号码对外”、统一各类热线服务平台的思路,合并全市16部“12”开头的政务热线,在安徽省率先建成统一的政府热线服务平台,构建了以市长热线电话为“一线”,集12345网站、市长信箱、市民论坛、“我家亳州”APP四大服务窗口为“一网”的“一线一网”服务平台,形成了“一线一网对外、各级联动受理”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叫响了“12345,有事找政府”口号,实现了365天、24小时全天候为民服务,成为服务群众的“永不下班的政府”。

2020年度,“12345”市长热线系统共受理群众诉求46.7万件,较上年增长21.89%。年按时办结率99.96%;群众满意率96.98%,较上年提升0.87个百分点。

我市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已完成了3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审批事项由73项精减至20项,企业投资类申请材料由259项精减至23项,审批时间由308个工作日压缩至75个工作日,基本实现了“三零三覆盖”的目标,即电子证照全覆盖,申请材料“零纸质”;审批部门全覆盖,办理过程“零跑腿”;项目类型全覆盖,企业办事“零见面”。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我市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服务,推行全程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已为983家企业提供3100余次代办服务,市场主体对主管部门和代办人员的服务评价中,五星好评率为99.99%。我市还取消了部分低风险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及工程监理,推行告知承诺制,目前已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922件。另外,我市还增加了手机查询功能,推行设计方案线上联审,扩展审批数据对外延伸,推进审批数据与档案系统互联互通,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数据实时推送档案系统,不断提升办事便利度。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