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家园 笔指云端

——读《家园四书》有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显而易见,杨勇的这部文集虽然无法归类,但丝毫不影响其内容繁艳纷呈,形式斑驳陆离,篇幅或长或短皆好似片羽吉光,给人遐想无限。一篇篇读下来,不免心往神驰。心思恍惚之际,但见刀光剑影;闭目小憩片刻,脑海里都是大树长河。其中诸多长文短章都可以从中见到作者的文字修养,可以见到作者的“杂家”造诣,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凭栏望月登高远眺的辽阔情怀,并且能轻易触摸到作者对家园故里人文古迹的种种热心与诚恳。

所谓“四书”,指的是文章的内容类别。每一“书”的标题与内文不仅十分贴切,而且相互辉映,同生意趣,引人读之心生往昔与今朝的逼真境界。可见作者文思之机敏,用心之巧妙。

杨勇把第一书命名为“明月前身”,我理解他是要讲述亳州的人文历史以及今古名流之轶闻与传说。在《好汉段谋南》《最后历史的苍老背影之姜桂题》《姚督军报恩》《儒将与悍匪》等篇章中,作者既讲述了当地名流段谋南、姜桂题以及高世读等人物的传奇人生,也讲述了他们与民国奸佞暴徒孙殿英之间的往来瓜葛。在这类文章中,作者所书写的将军与战将、军阀与土匪、文人与棋手,包括现当代书法大家、大画家等名人贤士,基本上都是亳州人耳熟能详的古今人物。这些人物与事件虽有少量的文字记录,但大多是建立在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慢慢浸染上几分传奇色彩,无意之间在当地逐渐变成了做人处世的效仿典范。论说重述这样的文章一般不容易写出新意来,但作者在书写这些人与事的前世今生时,并没有徘徊在相关的少量史料与众多的传说中,而是借助经纬交错穿越时空的自由笔法,于史料和传说中左勾右连,借古喻今,大胆浓墨,细致描画,既呈现了作者个人的种种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字里行间也可以读见他在书写这些人物命运起伏时的顿挫心情;而且不少篇章行文叙事不乏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洒脱与灵动。

杨勇和他的作家朋友们骨子里不仅有着浪漫的建安风骨,而且也都忠实地继承了亳州文人热爱故乡的火热情怀。亳州市谯城区作协的张超凡先生不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且他还是个有着几分老派文人情怀的文化人。除了个人的创作成就不菲之外,在整个亳州市文艺界的老人与年轻人之间,超凡先生一直毫无保留地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从2009年开始,在时任亳州市谯城区作协主席张超凡先生的带领下,全区的作家连续六年或徒步或骑行,踏遍了亳州人的母亲河——涡河的六条支流,自费行程千余公里,不辞劳苦,无畏烈日与风雨,一路考察故乡的水文与植被、风土与古迹、习俗与传说,每位作家都写下大量的优美文章。本文集第二书“流水今日”中的绝大部分篇章里,杨勇朴实无华地记录了他当年随着这批队伍在亳州大地上行走的点点滴滴。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有时候像考古专家那样纤毫必究其来历,有时候又像诗人那样目视良田稼穑古树老碑心中涌来广泛的抒情与遐想,有时又像个技艺上乘的说书匠谈古论今滔滔不绝喜之怒之皆形于色……这些文章让人读来难免要心生向往,恨不得跟随他们身临其境,看一看亳州大地上纷呈之颜色,闻一闻涡河上下的鱼虾美食之香味。

曾几何时,亳州市里兴起了一个以传播本地风土和人文风景为主的民间论坛,起名就叫“道乡说道”,地点就在亳州市著名古迹道德中宫,传说是老子当年的讲学之地。这个论坛两周一次,所请的嘉宾也只奉茶水一杯,听众也不需购票入场,只要带水杯自取主办方提供的茶水。论坛所涉及的经史文哲三教九流、创作心路人生感悟,书画前朝弹琴说剑,说小吃论美酒,讲解古人名篇,嘉宾一人说经完毕,听众应和纷纷,快意交流之际各有心得,然后乘着微醺各各回家,诚所谓一任清风徐徐来明月徐徐去。因此,这个论坛流布传播迅速而广泛,甚至很多外地闻者纷纷前往,致使越办越好,确实给当地居民许许多多别开生面的精神享受。

杨勇不仅是这个论坛的主要创办者,也是这个论坛的重要主持人,每一期他都要苦思冥想选好题目,再亲自邀请嘉宾老师并与之进行深度沟通之后,还要写上一篇尽量避开讲座内容的短文作为现场推介。本文集第三书“中宫晚约” 中的文字,多是这样的推介文章,所谈天文地理文术医道虽然篇幅不长,但从文中可见作者心血汗水功课做足的辛苦勤劳之相。读完了这些充满热忱与激情的文章,也深深感受到作者热心播撒知识、完善当地人文风景的广博胸怀。

第四书“青衫记”多是作者对事对物对人对文独抒见解的篇章。这一书里最显作者剖现个人性情与心路,一缕浅见,半章深思,无论书画,抑或古迹,哪怕现实常见之世态,作者都毫无讳言表达了自己的欣赏与憎恶,无论美丑,作者都是率真袒露自己的真实判断。

杨勇的这本文集虽然庞杂如野树,但我们在奔波行走于日常生活之际,或者在读大书写长文期间,随手翻开读上几段,大可放松神思,让心灵获得逸兴与趣味。说到底,这样一部内容广博的文集,绝不是这么一篇短文所能详尽的。我这里行文蹒跚词义潦草论理不明,全如生手插秧东倒西歪不成风景,因而难为一书之序,即便算作书评也很勉强,至多算是一纸粗糙的内容简介而已。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