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许疃镇:冬闲人不闲 学技好挣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眼下已是寒冬时节,在蒙城县许疃镇尉迟农业种植基地的一座座温室大棚里,一畦畦郁郁葱葱的蔬菜即将成熟,几名村里的留守妇女正在温室大棚里精心地管护着葡萄树幼苗。这些留守妇女都是冬闲时节来这里打工的附近的已脱贫户。

“往年冬天的这个时候,地里的活干完了,我就在家闲着,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又不能出远门打工挣钱,没事就和其他姐妹聊聊东家长西家短,时间久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尤其是自己作为贫困户,看着人家都大把大把地挣钱,其实心里也挺着急的。自从村里建起了种植基地,每当农闲我就来这里找活干,每天能挣个40-50块钱,而且离家很近,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不错。”来自该镇尉迟寺的脱贫户张立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张立芳是尉迟寺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因残被纳入贫困户,后来在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2017年成功脱贫。脱贫之后,如何保证不返贫?是帮扶干部需要思考的一个难题。在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村“两委”干部及时与当地的种植合作社联系,鼓励合作社在农闲时节积极吸纳脱贫户进入合作社打工,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目前,尉迟农业种植基地每年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10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0多人,进一步增加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

“这次培训老师交给我很多特色养殖方面的技巧,回去之后,我打算在家先养十几头羊试试,这样就可以为家里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前来参加特色养殖技能培训的东湖村贫困户马品好信誓旦旦地说。

近日,由蒙城县扶贫局、许疃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贫困户特色养殖技能培训班在该镇矿西村举办。该镇抓住当前农闲有利时机,认真谋划,全面开展技能培训。

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镇对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统筹当前脱贫产业扶持和自身长远发展,以提高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的信心和农村实用技能技术水平为目标,组织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短期(一般1-2天)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摸排,从中选取年龄60周岁以下的贫困人口作为培训对象共70余人参加培训。对于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不收取任何培训费和资料费,还给予每人每天60元的生活补助。培训从传统养殖模式的“穷养鸡,富养猪”讲到现代养殖技术及规模发展,让学员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近年来,该镇在冬季农闲时节,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发展临时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通过采取提供岗位、技能培训、企业带动等措施,不仅将“冬闲”变为“冬忙”,也切实提升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