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打好三大保卫战 提升居民幸福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十三五”期间,谯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该区全面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建成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十八里镇污水管网接入城市管网,实现2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管网覆盖率达60%以上。同时,该区对166处入河排污口因地制宜实行清单式整治,确保河流水质安全。2017年以来,该区全面完成国控考核断面目标任务,其中2020年涡河、小洪河等主要河流部分河段水质达到III类以上。

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该区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4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3%;较2015年同期下降23.86%,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考核目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十三五”期间,该区完成中药材烘房煤改气、改电625座,547台白术新式脱须设备取代了4790个老式土炕;出台了《谯城区中药材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奖补力度,从源头消除焚烧隐患;加强柴油车污染管控工作,发放2286个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牌照,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深度治理90辆、重型柴油货车深度治理459辆,给柴油三轮车安装颗粒捕捉器10879个;淘汰957台燃煤小锅炉;建立101家VOCs排放企业管理清单。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十三五”期间,该区完成土壤污染类别划分工作,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实施耕地土壤环境治理保护工程,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排查和整治;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建立了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用地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控制用地准入。

“十三五”以来,谯城区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幸福感更强了。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