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伴着晨光,赶赶鸭、喂喂鸡,农场里打打零工;农闲时,在家门口晒晒太阳、拉拉呱,好一幅惬意舒适的田园生活!在涡阳县义门镇刘老村,就有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惬意生活。该村通过能人大户带动,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村民刘涛正在采摘蘑菇
风景宜人的村老年活动中心
产业大户带动 共赴脱贫之路
刘老村距义门镇政府西北部约七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占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3445人,耕地面积8646亩。农林产品丰富,主要经济作物为“苔干”、中药材等。
近日,在涡阳县义门镇刘老村大发种植家庭农场,村民刘涛正在采摘蘑菇,这些新鲜的蘑菇当天就会被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刘涛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正是销售的高峰期,有时一天的送货量可以达到2000斤。
最早的时候,刘涛在浙江务工,了解到家乡刘老村发展得不错,就想着回乡创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刘涛已经有了10个蘑菇大棚,每年的利润能够达到二三十万元。在成为村里的蘑菇养殖大户后,不仅刘涛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还带动不少村民参与其中。
村民刘之玲就在刘涛的农场里打工,平时孩子去上学,她没事的时候就过来帮忙,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刘之玲告诉记者,平时小孩子去上学了,自己没事的时候就过来打打零工,工作时间灵活,还可以照顾家里。
在义门镇刘老村,像刘涛这样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吕龙观也是其中的一员。吕龙观承包了村里的鱼塘,并用挖鱼塘的土,在周围栽种了果树,把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光是鱼塘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20多万元。
刘老村通过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鼓励能人创业,扶持种植养殖大户,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目前该村组建了专业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1家,药材种植大户2家。通过企业和种植大户发挥带头作用,近两年来,刘老村全村共流转土地3000亩,仅此一项,农户每亩就能有800元的稳定收益。村里的致富能人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动力更足了。
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乡村振兴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近年来,刘老村开展村庄整治,使老村换新颜。深入开展了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洁行动,通过清垃圾、清杂物、清路障、清沟塘、拆违建,进行生活环境整治,做到了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农房美化、沟塘净化、卫生洁化。
同时,该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改变村庄面貌为突破口,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村民自愿”的原则,以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以蘑菇养殖、温氏养猪等产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如今的刘老村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在村里的小广场上,村民们经常自行组织一些文艺活动。“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出门方便,村里的老年人都喜欢在广场上晒晒太阳、聊聊天。”村民刘如堂说。
在刘老村,年轻人忙着干事业,老年人安心享受晚年生活。村民说,居住在刘老村,眼里是看不完的乡村美景,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只有推动村庄结构优化调整,探索土地资源整合、村庄规划,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刘老村党总支书记刘朝团对村里未来的发展早已有了规划,他表示,今后,村两委将继续带领全村村民全面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做好脱贫攻坚与“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