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别怕,我市织密青春成长防护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日,团亳州市委联合市教育局、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同开展“拒绝校园欺凌 护航青春成长”主题宣传教育工作,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防范校园欺凌的浓厚氛围,织密青春成长防护网。

团市委向全市中小学生印发《防范“校园欺凌”告知书》,并由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认真学习并签字后收回回执,确保全市所有中小学生及其老师、家长了解防范“校园欺凌”的重要性、知悉正确应对方式,截至2月底累计发放告知书81.9万份;开展一次防范“校园欺凌”展板巡展、一场防范“校园欺凌”开学第一课讲座,预计覆盖中小学1167所;建立了一支由公检法业务骨干、法律界人士、学校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主体的宣讲团队,走进校园开展一次防范“校园欺凌”集中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每位学生。在学校、学生全覆盖的基础上,广泛开展防范“校园欺凌”线上线下知识竞赛、舞台剧大赛、征文比赛、手抄报制作展示等,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动防范“校园欺凌”知识入脑入心,在全社会筑起“拒绝校园欺凌 护航青春成长”的思想防线。

我市充分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作用,开设防范“校园欺凌”专线12355-1,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公益律师、心理咨询志愿者等进行24小时接听服务,集中接听受理校园欺凌相关的心理及法律问题咨询,帮助因遭遇或发现校园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情绪和心理疏导。另外,联合市教育局督促指导各校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谈话”,通过单对单、面对面形式与学生逐个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社会交往情况和同学关系状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重点关注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行为,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对可能存在的“校园欺凌”行为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控制。并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全方位、多角度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我市还通过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对接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将线上发现的“校园欺凌”相关线索及时转交办理,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充分发挥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作用,深入了解12355求助者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其解决实际难题,避免相同求助再次发生。

在维权方便,我市搭建青少年权益维护“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优势,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打造青少年维权专业队伍,依托“党政领导、共青团牵头、职能部门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及时高效帮助受害青少年依法维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记者:赵琳琳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