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一号文件持续第十八年聚焦中国“三农”议题。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作为农业大市,亳州更应该立足市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精准、咬紧牙关,一以贯之、尽锐出战,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省2016-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4年获得“好”的等次且位次逐年提升。全市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累计减贫54.84万人,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为此,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5年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为天下之本。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粮畜新品种推广应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补链强链,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要着力提升乡村宜居水平。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明。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要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活力。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实干书写华章,奋斗成就梦想。只要我们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就一定能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新局面,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