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带头脱贫 养鱼致富跃“龙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来买鱼的人络绎不绝

亳州新闻网讯  “咱这鱼不喂饲料,都是吃草长大的,市场上7块多一斤,咱这卖10块一斤,周边来买的人还很多。”近日,在谯城区十河镇李小村许古洞沙沟旁,一个小型“鱼市场”悄然开张,79岁的贫困户孟现礼在鱼池边吆喝着,周边前来买鱼的村民络绎不绝。

孟现礼是李小村一名老党员,患有慢性病,看病的花销让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在2014年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及时为他提供了公益岗位,帮助他增加收入。在医疗政策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孟现礼在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脱贫后为了让国家放心,发挥咱党员的带头脱贫致富作用,我就想谋划着做点什么,改善脱贫后的生活。”脱贫后的孟现礼四处寻找致富项目,最终看中了养鱼。村里对孟现礼养鱼致富的想法非常支持,并积极为其协调养鱼的池塘。

2017年夏天,孟现礼向鱼塘投放1万多尾鱼苗,迈上了养鱼路。他割青草和收集玉米秸秆喂鱼,不但节约了养鱼的成本,而且养的鱼更接近野生,鱼肉的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佳,因此供不应求。

又到一年收获季。孟现礼捕捞上来的鱼平均有5斤多重,最大的有10斤左右,很受周边村民欢迎,甚至家在市区的人也特意开车赶来买鱼,每天出塘的鱼都供不应求。“已经卖了5000斤,预计今年能出塘1万多斤,去除人工和鱼苗等费用,利润将近2万元。”孟现礼算起了养鱼账,心里乐开了花。他准备增加鱼苗投放数量,同时在鱼塘里养些鸭、鹅,让脱贫后幸福日子“跃”得更高。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