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闺女” 扶贫有本事——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卢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曾当过大学生村官的她来到机关上班,却又主动申请驻村扶贫;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走访、帮扶……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卢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感骄傲。我要将这份荣誉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继续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卢毅激动而坚毅地说。

卢毅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现场留影 受访者供图

卢毅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李锦文 摄

挺着大肚子 请缨到一线

“奖牌和荣誉证书对我来说,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和动力,接下来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上做好有效衔接,合理谋划土桥村的未来发展。”3月4日,在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会议室里, 刚刚从北京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卢毅,兴奋地传达着表彰大会的精神,和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一起分享喜悦。

土桥村原本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户20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39%,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而如今,错落有致的房子、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土桥村不仅实现了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也达到了100万元左右。今年刚刚30岁的卢毅,就是土桥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2013年大学毕业的卢毅,抱着扎根基层的初衷加入安徽省第六批大学生村官队伍,期间连续三年考核优秀,2016年被评为亳州市“十佳大学生村官”,同年到蒙城县数据资源局工作。

“2018年4月,我看大学生村官微信群里号召有村官经历的同志下乡扶贫,我一下就心动了。”卢毅说,当大学生村官的三年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在和农民、土地打交道,不仅对农村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她对农村有了深厚的感情,一直想有个机会再回到农村工作,继续为村民做点事情。

于是,当时已经怀有身孕的她毅然放弃单位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刚到村里时,很多村民说我怀孕了能做啥事,肯定是来镀金的。”卢毅说,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心想为大家服务的,从到村里的那天起她就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走村串户了解村民的想法和意见,制定精准帮扶措施。

因为走路太多和过量的运动,卢毅孕期前三个月时曾出现过先兆流产的征兆,家人和医生都让她卧床休息。“可是我实在不忍心放弃刚和村民建立起的信任和感情。” 卢毅说,仅仅休息了一个周末后,她又回到了村里。在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里,她就把村里所有的贫困户资料重新整理,所有人的情况熟记于心。直到现在,提到贫困户,卢毅哪一家的情况都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

孩子出生后,初为人母的卢毅把孩子交给家人,又投身到脱贫工作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我觉得自己很尽责,可身为母亲我很愧疚。”提起对孩子的愧疚,卢毅红了眼眶。

“这个‘小闺女’ 还真有本事”

传达完表彰大会的精神后,卢毅立即到村里的种植合作社了解最近的种植情况。

“卢书记,你从北京回来了啊,这么多天不见好想你。”在合作社的阳光大棚里,村民李素侠正在打理着即将成熟的油菜,这些优质品种的油菜待上市后可卖到4元钱一公斤。见到卢毅走进大棚里,李素侠立刻起身打招呼,拉着她的手让她讲一讲去北京的所见所闻。

因老伴儿患有心梗,自己身体又不好,2014年,李素侠将自家的十几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自己成了一名专职的“打工人”,只要合作社有活她就干,每天都有60元的工资。

“只有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有地方务工,才能让大家真正过上好日子。”卢毅说,2014年土桥村在全县率先完成“一户一块田”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后,又成立了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7260亩土地一次性全部流转,每亩土地年租金不少于800元。土地流转后,村民既可以为合作社打工,又可以外出务工,既收租金又拿工资。

土地流转完成以后,土桥村还把申请到的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资金1500万元,又投入到土桥合作社,7260亩耕地得到全面治理,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确保旱涝保收,为土桥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农业种植合作社除了种植传统的玉米、小麦外,还有1000亩的土地种植订单蔬菜。主要种植西兰花、刀豆等优质蔬菜,发往长三角地区。”卢毅说,合作社的壮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也让村民们有了稳定收入和务工地,生活自然越来越好。

“卢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直都很辛苦,想着法子让俺们能多增加收入。”李素侠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她刚来的时候,俺真没想到这个‘小闺女’这么有本事,干的都是实在事!”

荣誉变动力 服务众乡亲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提供的持续支撑。卢毅介绍,土桥村在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利用春节假期,积极开展“土桥老乡请您回家”座谈会,邀请本村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借助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在外积累的经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政策支持。

能人返乡创业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为土桥村带来了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开始,土桥村先后引进了 “辉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亳州健源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利强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村集体采用提供扶贫车间或入股的方式获得分红,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截至2020年底,土桥村集体经济已经达到了1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左右。

收入提升了,日子过好了,如今更好地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成了卢毅和村两委关心关注的问题。

“我们村先后硬化了村居道路、建了太阳能路灯、建了口袋公园,还添加了村民活动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卢毅说,与土桥新村一路之隔的就是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300多公顷。依托北淝河湿地公园,土桥新村打造出了具有水乡特色的居民住宅。未来,土桥村将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走在村里干净整洁的道路上,卢毅的脚步轻松而愉快,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每次到村里转一圈,看着村里焕然一新的村居面貌和有着无限潜力的发展环境,我就立马充满激情。”卢毅说,过去的荣誉已成为她继续进步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土桥村将在乡村振兴的集结号下,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格局。 

快评

奋斗的青春在基层闪光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青春的力量不可或缺,奋斗的青春最美!

三年的大学生村官经历让年轻的卢毅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所以她乐于再次投入农村的怀抱,主动报名加入扶贫队伍,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走访、帮扶,用知识和智慧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中去。卢毅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投身脱贫攻坚战,书写了青年党员干部的无悔青春,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