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伙计”义务修理下水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几位退休老人在维修下水道

亳州新闻网讯 “能发挥一下我们的余热,打心眼里高兴……”3月16日,韩建华老人看着被自己和几位“老伙计”一起修理好的下水道笑着说。

时间回到几天前。“哐当……”在市区新华路与一步三庙路路口,一声响声惊动了居民陈立,他出门看到一辆三轮车掉到了下水道里。陈立赶紧喊人,几位老邻居纷纷跑来帮忙,一起把三轮车拖出下水道。

“晚上要是有小孩路过,不小心掉到里面可咋办?”三轮车走了之后,陈立担忧地说,几位邻居也都认为应该想办法消除安全隐患。经联系社区得知,由于需要材料和设备,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维修。

63岁的韩建华退休前在淮北一煤矿做瓦工,有丰富的建筑经验,他提议“咱们自己修吧!”陈立等人纷纷表示支持。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找来了凳子放在下水道里,韩建华站在凳子上挖污泥和粪便。

一步三庙路上的下水道是老式砖砌的,上面放了一层楼板,因此建筑技术不复杂,但维修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他们几位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下水道里粪便等污物的恶臭尤其令人难以忍受。

“没有专业设备,我拿着一把铁锨挖下水道里的脏东西,清理时只戴一个口罩防臭,所以活干得很慢,光清理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韩建华说,清理好下水道,他从家里带来了水泥,陈立从家里拿来了沙子,大家凑在一起解决了维修材料问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整个“工程”。

尽管很累,但看着修好的下水道,大家都很高兴:“帮助邻居们解决出行难题,让孩子们回家能安全点,为社会增加一点正能量,累点也值得!”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