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志愿者中高考的“隐身卫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提起无线电,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想到“黑科技”,感觉很神秘。但在亳州,就有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就是亳州市人防应急通讯志愿者大队。近日,记者采访了这支神秘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苏辉,讲述他人的志愿故事。

神奇电波联系你我

在外人看来,无线电可能充满了神秘感,但苏辉却笑着说,无线电其实就在大家的身边,很多人每天都能接触到,比如开车时收听的广播,就是靠无线电实现信号传播的。但这些只是无线电应用的最基础功能,也是大众接触最多的无线电技术。

2月5日16:35,国际空间站计划与一个俄罗斯地面电台进行业余无线电通话,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接收。苏辉拿着一部无线对讲机说,凭借这部微型电台,在亳州也能收听他们的对话。

国际空间站与地面的通话能随意听吗?苏辉笑着说,除个别频道,绝大多数无线电通话都是公开的,只要将手里的无线电设备设置到相同的频率,都可以听到里面的对话。不仅是空间站对话,连航班飞机与塔台的对话也是公开的。

不过无线电更大的魅力在于双向沟通交流,但市面上常见的无线对讲机通讯距离有限,如果想要实现远距离通讯,必须要建无线电中转站。苏辉提醒说,想要建中转站,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核准代码和电台执照。

苏辉经常听到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国外电台的呼叫信号,回答时他会告知对方天线类型、输出功率、信号强度和地址,以便对方掌握自己电台的通讯范围。除了这些内容,苏辉有时还会借机宣传亳州,“这里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欢迎你们来旅游”。

保障抢险救灾通讯

除了业余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无线电通讯在很多场合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当地基站和光纤被破坏,造成通讯中断,外界对里面发生的事知之甚少。苏辉说,在无线电的帮助下,外界终于掌握了里面的情况,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救援。

2020年,无线电在抗洪救灾中再次发挥威力。2020年7月22日,合肥市庐江县石大圩连河段出现堤坝塌陷,豁口越来越大,抗洪形势严峻。更让人揪心的是,洪水造成当地手机通讯基站损坏,手机失去信号,变成“砖头”。

虽然当地购置了无线对讲机,但在成片的沼泽面前,通讯距离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苏辉带领三名人防应急通讯志愿者大队的志愿者前往庐江,搭建了临时无线电中转站,保障了当地的应急通讯,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搭建中转站容易,但建立通讯难。只有对讲机的收发频率调至中转站的相同频率,才能正常接听和讲话。苏辉等人干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帮人调试对讲机。当洪水来得凶猛时,还要及时转移“阵地”,有一次他们差点被困在洪水里出不来。

考场上的“隐身护士”

每年中高考,考场里面和校园周边都会设有信号屏蔽器,防止有人作弊影响考试公平。由于考试人数众多,考试地点分布广,人防应急通讯志愿者大队就会收到“邀请”,参与考试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苏辉说,中高考是人生中的大事,能参与中高考无线电保障服务是一种荣幸。每年志愿者大队都会抽调专业力量,携带专业设备在各个考点进行不间断信号检测,对可疑信号进行辨识、阻断、定位跟踪。维护正常的考试秩序,保障中高考公平有序进行。

亳州市人防应急通讯志愿者大队还有一个名字,亳州市无线电运动协会。因此,除了参与抢险救灾和保障中高考行动,协会每年还会代表亳州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无线电测向和CW通联等多种竞技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亳州赢得了美誉。

苏辉说,志愿者大队每年还会到学校、魏武广场等场所举行无线电知识宣传活动,普及无线电管理法,并进行业余无线电运动器材展示,彰显无线电运动的魅力,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市民了解并熟悉无线电。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