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 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3月23日,市民政局和市文明办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希望市民缅怀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时,树立文明、环保、安全的祭扫新风尚。

倡导文明祭扫。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配合殡葬服务机构采取的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现场祭扫管理规定,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自觉抵制焚烧冥币、锡箔元宝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行为,提倡通过家庭追思、网络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绿化等方式进行祭扫。

倡导厚养薄葬。百善孝为先。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提倡对在世老人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坚持从俭祭祀,文明祭祀,让逝者欣慰,生者心安。

倡导安全祭扫。清明祭扫期间,人流多、车流量大,交通易拥堵,广大市民应合理规划行程,错峰出行。同时,要爱护公共环境,严防因祭扫引发火灾事故,做到不在林地、墓地、路边、广场、小区、草坪等焚烧祭祀用品,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党员干部带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倡议书》提倡市民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文明祭扫新风,以文明缅怀、共抗疫情的实际行动,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环保的清明节。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