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花生油里的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次回老家,我们返程上班时,婆婆都忙着给我们准备家乡特产,这次准备的是花生油。

去年的花生收成不好,榨不了多少油,过了年也没剩多少了。我对婆婆说,让她留着自己吃,我上班很少炒菜,再说了,现在超市里啥都有,买也方便。

“外面的油哪有家里的好吃。我不够吃的话,可以兼一点猪油,或者去隔壁五婶家借一点,到夏季收花生时榨了油再还给她。”她一边说一边拿壶给我装油。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我无意中说外面买的油炒菜不香,女儿不怎么爱吃。婆婆就每年种很多花生,榨了油留给我们。

只见她拿了一个10斤装的空油壶放在地上,插上漏斗,然后双手抓住另一装满30斤的壶,双臂猛地发力一提,然后轻轻地放在凳子上。她把凳子上的油往空壶倾斜,用膝盖做支撑顶住重量,一只手扶着漏斗,另一只手扶着油,就这样一股金烂烂的花生油,就流到了那个空壶里面去了。顿时,一股浓郁的花生油香味轻轻地飘散出来,整个屋子一下子就变得香喷喷的,这种浓郁的香喷喷的味道,外面买的油真的不可以与之媲美。

婆婆种了一辈子的地,她勤劳能干,每年都有很多大米和花生油送给她在城里的兄弟姐妹。她进城探望儿孙,也总是带着她种的瓜瓜菜菜。我们都知道种地非常累,叫她别种那么多,她却说:“种地哪有不累的,习惯了,也不觉得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那么好了,婆婆还是那么喜欢种地,她一直认为外面买的没有家里种的好吃,还说什么农药残留多,她种的稻谷和花生油都是给我们拿走得多。

今天我看着她在倒花生油,手脚那么麻利,我想去帮忙,只觉得是多余的。她一边倒油一边说:“你别动,我自己来,弄脏了手不好洗。”

没多久,一壶沉甸甸的花生油就倒好了。我觉得比这壶油更沉重的是她对儿孙那份沉甸甸的爱。

车要走的时候,她一再叮嘱说:“吃完了给家打电话,家里还有。”

我哪里敢打这个电话啊!婆婆一年比一年老,种地这种苦力活,她的体力越来越不能胜任。看看去年全村人的花生收成都很好,只有我们家的收成低很多。这是因为田间管理的问题,人老了,管理不到位,收成自然差。但是婆婆一生种地,她舍不得丢开那些田地,舍不得丢开她一辈子磨得滑滑溜溜的那些锄头和扁担……

最最主要的是,她舍不得她的儿孙吃不好、吃不香,把对儿孙的爱倾注在这一壶沉甸甸的黄澄澄的花生油里了。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