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耳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自从有了女儿,我的首饰盒便成了她的乐园。两岁多的女儿会给洋娃娃戴耳环,也会将耳环挂在自己的耳上,还特意歪着脑袋让我看。望着女儿可爱搞笑的模样,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童年。

那时村里经常能看到挑着担,摇着拨浪鼓的卖货郎。远远地听到“咚咚 咚咚”的声音在村口响起,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围过去叽叽喳喳开心不已。货郎见到孩子们也欢喜地裂开了嘴。大人们这时也会放下手头的活计,过来瞧瞧有没有自己所需的用品。

木制的货架镶着透明的玻璃,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吃的、用的、玩的各式各样。有大人用的针线、纽扣、手绢儿,有男孩子玩的玩具枪、弹弓,还有女孩子们喜欢的各式发箍、头饰、耳饰等。大人们会买些必需品,家庭条件好点的会给孩子买些零食。爱美的女孩们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玩意最感兴趣,但都被父母呵斥着“女孩子家,要这个干什么?既不能吃又不能穿!”女孩们便委屈地嘟着嘴,只有眼馋的份。

我也不例外,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一对塑料耳环闯入了我的视线。那是一对乳白色耳环,上端有个夹子,下端坠着硬币大小的圆圈,最有意思的是圆圈中镶嵌着一个跳舞的小人。我让货郎取了下来,拿在手里晃动,小人竟神奇得像在跳舞。我开心极了!我把耳环放在耳旁试了试,对着镜子照了照,然后满是期待地望向母亲。此时母亲正温柔地望着我笑:“喜欢?”“嗯!”我点点头。母亲又问货郎:“这个可以用大米换吗?”那时的我哪知道当时家里经济拮据。“可以呀。”货郎爽快地答应。就这样,母亲用一斤大米给我换了那对漂亮的耳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著名育儿专家孙瑞雪指出:“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母亲没有那么多学问,她不过是用她无条件的爱与宽容保护着我对美的好奇与探索。正是母亲的这份爱滋养了我,让成年的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能自尊自爱,从不爱慕虚荣,从不攀比炫耀。

母亲用大米换的耳环,也给我换来了快乐的童年,更让我拥有了充盈的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