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珍宝丨这三个“10万+”见证初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0万儿女为国捐躯

10万亩良田被淹没

10万群众移居深山

……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有一种忠诚、奉献精神传承不息、历久弥坚

永放光芒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结合部

有着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

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在这片土地上,

先后爆发了立夏节、六霍起义,

组建了11支红军队伍

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

金寨县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航拍金寨革命烈士陵园

老区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在革命战争年代

金寨十万儿女为国英勇捐躯

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11000多人

涌现出许多三代英烈、满门忠烈的典型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

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这种精神犹如一道耀眼的光芒

划破苍穹穿越时空

航拍梅山水库

上世纪50年代

为了根治淮河水患

金寨修建了治淮骨干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

总蓄水量50亿立方米

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3大经济重镇

10万老区人民告别世代生存的家园

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牺牲精神

无人机航拍梅山水库全景

这三个“十万+”

体现了红色基因的薪火传承

也是对金寨人民坚贞忠诚、牺牲奉献精神的最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于海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