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担当为被罚企业修复信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645件,罚款3535万元。很多违法企业被处罚后成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贷款、上市、评先进优、资金补助、减税降费等方面均受到遏制,企业发展受到严重打击。

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市生态环境局选择主动担当作为,到被罚企业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帮扶指导环境问题整改,听取企业心声,对及时缴纳罚款,整改到位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同时,建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减少检查频次或强化非现场监管。2021年以来,共帮助16家被罚企业修复了信用,纳入《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正面清单》管理企业94家。

“在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利,对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弘扬诚信的文化,培育诚信的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