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丹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从前有个叫王质的人上山打柴,走到一个山洞旁边,见洞中有两个人在那儿下棋。王质也略通棋路,就在那儿观起棋来。过了一会儿,他见洞中树木一青一黄,一青一黄,不知怎么回事。一局棋下完,他觉得该走了,可是一摸斧子,斧子把儿早已沤烂了,扁担和绳子也早已成灰,拿不起来了。

他回到村里,村里的人一个也不认识了。他对别人说:

“我是王质,家住在本村。”

人们笑道:“王质?听说有这么个人,上山打柴走失了,可那是几百年前的事儿了。”

原来他已经成仙了。

据《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太子,喜爱声乐,吹笙引得凤凰和鸣,于是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乐不思归。若干年后,王子乔乘鹤仙去,后人立祠纪念。

何敬宗《游仙诗》吟道:“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这其实是列仙故事的传唱版,无甚新意。东晋兴起的道教上清派颇看重这位神仙,《真诰》说周灵王38位子女中,共有五男二女7人得道,其中王子乔的尊号是“右辅侍帝晨领五岳司命右弼桐柏真人金庭宫王君”。唐代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专门编绘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这位神仙王子的事迹。

后来,有人把这个故事用一首诗概括起来:

王子去求仙,

丹城入九天。

洞中方一日,

世上几千年。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则天皇帝幸嵩山,经过王子乔祠庙,见“山扉半毁”,“庭宇凋疏”,忽生感慨,于是“为子晋(即王子乔)重立庙焉,改号为升仙太子之庙”,并以“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的名义,御制御书了《升仙太子碑》。这篇洋洋两千余言的碑文不特辞藻华丽,碑额的飞白,正文的章草,皆显示一代女主不让须眉的深厚文化修养。据碑阴御制《游仙篇》提到,“愿圣君手赐灵药,方期久视御隆周”,意即希望神仙太子庇佑女皇长生不老,武周王朝长治久安。

以上这首诗传播很广,也很久远,从前幼儿上蒙学,描红仿,仿题常用这首诗。这里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王子乔升仙之处在丹城。丹城又在哪里呢?读《涡阳揽胜》,内有《丹城故城》一篇,内云:

丹城故城在今涡阳县城北六十一华里之丹城镇,系南北朝时期(公元386--534年)所建之县。《魏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丹城入临涣。”

《清统志》载:“丹城集在宿县西南仁义乡,即故丹城县也。”《宿州志》载:“周朝太子王子晋炼丹于此,故名丹城。”

这些说明,丹城就是周朝太子王子晋炼丹之城,地点就在现在涡阳县城北六十一里丹城镇。这一消息未知是否,但是这首诗无疑寄托了古人对王子乔成仙飞升的憧憬和对国家长治庶民安康的美好祝福。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