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未雨绸缪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加强风险防范、应急指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早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工作准备。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市坚持早部署,2月24日,市防指印发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对体制机制、责任落实、隐患整改、完善预案、储备物资、力量准备、培训演练、技术支撑等八项工作作出部署。3月15日召开市防指重要成员单位会议,3月18日召开全市应急系统工作推进会,按照“四化三可”要求,部署了汛前准备各项重点工作。

我市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及时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防汛岗位责任制。拟近日印发亳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市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文件,切实落实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责任。明确各县区河道堤防防汛责任人,44座大中型水闸、7处重点涉水在建项目防汛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充分发挥防汛办牵头抓总作用和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城管等成员单位专业优势,履行好各部门职责。

3月初开始,我市各县区开展了工程汛前养护工作,对各水闸、泵站及穿堤建筑物启闭机、备用电源等进行试车,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紧固、清洗、涂油等工作,确保工程运行良好。4月上旬,市防指派出工作组对在建水利工程、重要涵闸泵站、险工险段及中小河流安全度汛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复核21处防汛隐患整改情况,要求各地实行隐患清单管理,及时督促整改。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改的,编制度汛预案,落实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在物资筹备方面,今年市级安排防汛抗旱经费250万元,全市应急水利系统实物储备防汛编织袋48万条、各类抢险舟船33艘、救生衣4936件、铅丝19.28吨、排涝设备404台、汽油发电机59套、编织布和无纺布7.55万平米等。实物储备物资分别存放于防汛抗旱抢险核心区域,确保防汛抗旱物资在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发挥好。签订30万吨砂石料、50万条编织袋、钢材103吨等代储协议。摸排掌握社会企业挖掘机338台、自卸车58辆、排涝泵车65辆、冲锋舟28艘,必要时进行统筹征集调用。

我市还积极与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救援支队等骨干防汛抢险救援力量对接,完善用兵机制。组建25人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专家队伍。依托施工企业、基层民兵组织、各乡镇等力量组建防汛抢险队伍50支1411人。组织蓝天救援队等8支社会应急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登记造册群众巡堤查险队伍3480人。计划开展20次1440人参加的防汛抢险培训演练,着力提高基础防汛应急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抢得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