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在8个领域实施90项改革

更加突出实效性、主动性、延续性,重点瞄准经济和民生领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5月10日,记者从市委改革办了解到,2021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和行政体制等8个领域系统实施90项改革,努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新征程。

2021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将更加突出改革实效性,切实把改革重点瞄准经济和民生领域,推出金融领域简政放权、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等36项经济领域改革,实施城市和村卫生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农村敬老院改革等15项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切实发挥以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提高民生质量的作用。

更加突出改革主动性,指导县区谋划自主改革11项,并将4项改革纳入市委改革要点,进行统一调度。目前,全市各级各单位紧密围绕“四个点问题”,自主谋划了43项改革,并将34项纳入市委改革要点,实行“上半年看启动情况,三季度看落实情况,四季度看效果好不好”季度绩效评估。

更加突出改革延续性,积极做好上级改革承接工作,已结合实际承接了56项上级改革任务;做好自主创新改革品牌“擦亮”工作,一以贯之地做好12项改革品牌提质增效,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为保障改革实施效果,目前市委改革办已对成果形式和进度安排进行细化,并建立了牵头单位责任机制和专项小组联络员机制,确保落地落实。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力推进58项改革任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形成了邻长制改革、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监督检查参考指标、公检法重要岗位轮岗交流、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激励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八项举措、大气网格包保责任制、村村通广播、医护养结合集成改革、土地增减挂、民宗联络员等12项品牌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考核连续三年获得满分,邻长制改革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