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小龙虾 红火好日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客商收购上市的小龙虾

亳州新闻网讯  随着夏天的到来,蒙城县立仓镇龙虾养殖户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起早贪黑,下笼逮虾,开启了小龙虾“收获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天刚露出鱼肚白,黎明村龙虾养殖户徐小飞就早早起了床,他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虾塘里收虾笼。只见他把虾笼从水塘中慢慢拉上来,再解开底部的绳子,鲜活乱蹦的小龙虾就顺势跌入桶内。徐小飞说,最近天气晴好,每天能收获150公斤左右。小龙虾刚上市,收购价格每公斤在40元左右,一天差不多能收入6000块钱。

今年49岁的徐小飞是黎明村党支部委员,又是村里的“邻长”。这几年,他抓住机遇,流转300亩土地发展“虾稻共作”和“莲鱼共养”。在立仓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徐小飞逐渐从龙虾养殖新人成长为行家里手。黎明村紧靠芡河,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产出的小龙虾个大肉满,销售供不应求。仅养殖小龙虾一项,徐小飞一年就能净赚二十来万。

在立仓镇黎明、薛庙等村,除了养殖大户,还有很多脱贫户也靠着养殖小龙虾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立仓镇薛庙村一处龙虾收购点,每天早上前来售卖小龙虾的村民络绎不绝。一位外地过来的龙虾商贩说,立仓这里养殖的小龙虾个头大,体型均匀,还特别干净,他平均一天能收购1000公斤龙虾。

近年来,立仓镇高度重视龙虾养殖产业,不断加强养殖户和脱贫户技术培训,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龙虾品质逐年提升。目前,该镇稻虾共作莲鱼共养面积已突破40000亩,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到50余家,带动了当地近两千人发家致富,火红的小龙虾产业让农户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