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迅猛发展的网络通信和快捷支付技术,在非接触状态下,设计出花样繁多的骗局,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令人防不胜防。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多发蔓延势头,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连日来,亳州高新区将预防电信诈骗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抓手,全面加强反电诈宣传,坚持“打”“防”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反电诈工作,切实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工作新格局。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党员干部走进文化社区进行反电诈宣传
虚假投资 网络刷单 警惕电诈骗局新套路
“当时觉得这个平台有点不靠谱 ,但万万没想到他们是骗子!”近日,家住亳州高新区的宋某某走进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报警,讲述了自己投资理财被骗131万元的经历。
5月的一天,宋某某在好友介绍下进入一陌生微信群,群主称可以带宋某某挣钱,随后宋某某通过群主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一款投资理财软件。同时,群主通过虚假的获利截图一步步取得了宋某某的信任。起初,宋某某尝试性地投入了少量资金。在获得返利后,宋某某便在此软件内继续加大投资。当宋某某在此软件充值投资共1317557元时,软件客服以宋某某操作失误导致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宋某某缴纳保证金。但宋某某缴纳保证金后,对方仍以其他理由要求宋某某进行转账。宋某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求助。
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提醒,投资理财类诈骗是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期望短期内就能收到“高额回报”的心理,设下诱饵,最终让受害人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最终行诈骗之实。“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希望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时务必谨慎,切勿相信所谓的“理财专家”“金牌导师”,如遇到加好友拉你进股票、虚拟货币投资群的一定是诈骗,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无独有偶,近日,家住亳州高新区的代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招聘兼职的广告,随后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按照对方要求在短视频平台上点击关注。对方返还佣金给代某某后,便开始诱导代某某进行刷单。起初代某某垫付刷单,对方会返回本金和佣金给代某某。但当代某某向对方转账共34276元时,对方以完成一定任务量才能获取返利为由,要求代某某继续转账。代某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求助。
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提醒,当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者兼职的时候,不要被高额报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更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政府统筹 部门协同 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电诈犯罪团伙隐藏在茫茫网络之中,往往跨省甚至跨越国境作案,职业化犯罪特征突出。打击防范电诈需要整合多种侦查手段,固有的机构编制难以适应打防电诈新形势。
4月30日,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应运而生,反电诈中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高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迈入新阶段。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冰参加挂牌活动,并主持召开了高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并通报了近期高新区反电诈工作开展情况,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薛冰在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工作协调和交流,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要创新宣传内容方式,结合“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深入推进“5+1+N宣传防范体系”建设,确保反诈骗宣传网格实现全覆盖。要统筹社区、城管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打造“无诈社区(乡镇)”试点,并积极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据了解,高新区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在亳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关心支持下迅速筹备完成,在希夷派出所办公楼四楼挂牌成立,集劝阻、研判、侦查、打击、防范、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反电诈中心成立后,将专门接受高新区电信网络诈骗类报警,对全区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进行深度侦办,最大限度挤压电诈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空间。广大市民朋友若遇到诈骗或疑似诈骗的线索,可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直接前往高新区反电诈中心咨询、举报。
高新区反电诈中心的成立,是该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一项新举措,将助推防范、打击、整治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推动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全区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积极行动 立体宣传 筑牢防范电诈安全网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提高群众防范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连日来,亳州高新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联合民警,深入辖区村、街人员聚集场所及村民家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在亳州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辛庄村,党员干部们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开村广播会、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方式,如网络贷款诈骗、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多种常见诈骗形式。
“在遇到电信诈骗的时候,居民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并及时保留证据,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网络诈骗之后可及时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5月19日上午,亳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民警万晓东来到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辛庄村进行反电诈宣传。在认真听完反电诈宣传后,辛庄村村民张淑英表示受益匪浅:“现在民警和社区干部都来到家门口宣传了,今后我可记清楚了,接到陌生人电话时多留个心眼儿,不能有贪便宜的思想,不然就很容易掉进骗局中。”
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张峰告诉记者,连日来,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强化反电诈宣传,构建起立体的反电诈宣传网络。全管理中心共张贴反电诈户外海报150多份,悬挂横幅120多条,发放反电诈宣传彩页1000多张。下一步,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将继续通过微信、电子屏、广播、邻长群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当天,在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文化小区的小广场上,文化社区干部也在向群众讲解遇到电信诈骗应如何应对,教导他们面对已经造成的损失该如何及时报警并止损,如何配合公安机关挽回损失等处理办法,并提醒广大群众切勿抱着侥幸心理,贪图眼前蝇头小利,因小失大。
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孙明新告诉记者,在反电诈宣传中,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联系社区党员干部、辖区派出所、银行等部门,对电信诈骗防范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全体党员干部以“扫楼式”“地毯式”入户、“面对面”讲解等方式,把反诈知识送进辖区每个家庭,确保一户一份防电诈“大礼包”。通过立体化多方位的宣传,辖区居民提高了警惕,增强了防范意识。
据介绍,为构建反电诈全域宣传,亳州高新区各职能部门、管理中心、社区积极行动,协同推进,共同掀起了全民反诈高潮。除了防诈知识巡回宣讲、案例展播、入户宣传外,各地还通过LED显示屏及在主要交通路口等显眼位置设置横幅等方式,宣传防诈知识,营造防诈反骗氛围,实现了电信诈骗识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