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利辛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初步统计,1-4月份24项经济指标中,利辛县13项增速位居全市前两位。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1亿元,同比增长1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8.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7.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9%,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6%、23.4%。
利辛县明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张延林 摄
做好融入文章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全力抓招商。利辛县制定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分工方案、推进清单,今年以来面向沪苏浙开展招商活动77次,新签约工业项目20个(长三角区域11个),总投资61亿元。以经开区为承接产业转移主阵地,出让工业用地8宗、282亩,建设标准化厂房5.7万平方米,累计盘活土地878.5亩。利辛县经开区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区签订共建合作协议。
聚力推项目。82个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49.7%,162个市重点考核项目投资完成率35.7%;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5.4亿元;投资12亿元的传旗重科、5亿元的君瀚纺织等项目全面开工,板集煤矿于3月29日顺利出煤。
合力兴产业。利辛县加快“两化”融合发展,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艾可舒等10家企业开展“登云”认定,兰奇织造等6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翰联色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成功挂牌,新进规上企业8家,累计获批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
做好衔接文章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完善走访排查、动态监测、数据比对、风险预警、反馈整改等机制,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扶贫档案员坚持每月对所辖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全面走访排查,民政、医保等八部门每月信息共享,筛选疑点数据并及时反馈,县督导组坚持开展常态化暗访;脱贫户全部办理“深贫保”,边缘户全部办理“防贫保”,今年以来共理赔283笔,进一步织密防范返贫网格。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谋划项目1972个,投资17.08亿元。
坚持三农优先,推进全面振兴。围绕产业兴旺,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四季花海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式运营,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禾丰集团100万头生猪等全产业链项目进展有序。围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乡镇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完成26公里,农村改厕开工8465户、完工自验7919户;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全域保洁。围绕乡风文明,推行群众点单、政府送戏模式,全面启动送戏进万村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便民服务等活动1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围绕治理有效,把人、事、地、物、组织等全部纳入“邻长制”网络体系管理,今年以来“三长”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8970件,群众满意率为99.6%。围绕生活富裕,以“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为主体,68个扶持村通过共富公司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一季度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04.21万元、村均收入10.16万元。
做好民生文章 着力提升双基水平
筑牢防疫屏障。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成立30支流调队伍、750人核酸检测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系统、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启动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建设项目。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5家,日检测能力达500人次(混检5000人次)、开展疫苗接种20.69万次。
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改建道路工程5.5公里,实施沟河整治2.5公里,景观绿化12万平方米;完成115所智慧学校建设规划,职教园南区、安师大附中、体育中心“一场一馆”项目加快推进。
织密保障网络。深入推进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审批权委托下放试点工作,发放低保救助资金12444.6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058万元,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861个,城乡居民社保参保完成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