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挂艾蒿插菖蒲,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那么端午节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01起 居
端午节前后要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端午期间,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注意事项——
【夜卧】
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对夏季养阳气才有益。
【早起】
六点左右,研究发现,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午睡】
养心,午睡是中午养心的最佳方式。
02饮 食
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农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体运动机能所迷惑。其实,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饮食上应多吃菜,少吃肉;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03运 动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端午期间最好的运动,莫过于划龙舟了。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当然,龙舟只是一时之事,端午前后要想都能健康,不妨坚持一项长期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04山药
说端午不得不话粽子。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大多都是糯米做的,很多人身上湿气重,吃了加重脾胃负担难以运化的糯米粽,就很容易出现厌食、积食、泛酸、打嗝等脾胃病。故端午节前后吃些山药是很有必要的,山药帮助脾胃运化吸收,具有良好的健脾养胃、益气养阴等功效。
中医认为,山药性味平、温,入脾、肝、肾、肺经。山药能益肺补肾、健脾养胃、固精养阴,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增强身体机能。可入药,可入食,被历代医学家称为“药食同源第一品”、“长寿因子”。吃山药不想削皮的朋友们也可以考虑怀山药片,煮粥的时候放上几片;或者怀山药粉,每天一杯,温养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