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及时雨”解了夏种旱情

全市各地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加紧播种,目前已播秋作物约520万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蒙城县岳坊镇牛王村村民正在播种秋季作物  马洪绕 摄

亳州新闻网讯  “最近的降雨,对秋季农作物播种来说可真是‘及时雨’!”6月16日下午,谯城区焦魁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焦魁说,降雨不仅改善了土壤墒情,还加快了农作物的播种速度,“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开始播种大豆了。”

记者从市农技推广中心获悉,近期,我市出现多降雨天气,6月12日至14日,全市累计降雨除蒙城15—25毫米外,其余县区30—60毫米,部分在70毫米以上,最大98.7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解除了旱情。我市夏玉米多数为雨前播种,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512万亩夏玉米基本播种结束;夏大豆已播种8.5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94.3万亩的9%。

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16日夜里到17日,全市还有一次降雨过程,雨量1—10毫米。市农技推广中心提醒各地广泛宣传、认真组织,科学指导当前夏种夏管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降雨较大的低洼地块,及时清沟沥水、排水降渍,防止因淹水或土壤过湿而影响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确保正常出苗;二是这次连续降雨之后,待地皮泛白时,适时适墒播种大豆;三是对已播种大豆的地块,因降雨造成土壤板结的,要及时破除板结,帮助出苗;四是对因连阴雨发生玉米芽涝,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补种或重新播种。

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各地要立足早种早管,为秋粮生产争取主动。农业部门将主动做好技术服务,认真落实良种利用、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充分发挥农机作用,抢时早播,做到收一块、种一块,加快播种进度,争取早日完成夏种任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