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6月14日,谯城区颜集镇午收已全面结束,小麦颗粒归仓,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该镇富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伟仍在忙碌,他指挥着10余辆运送秸秆的车辆在麦地和秸秆收储点之间往返穿梭着。秸秆收储点内,三台叉草机伸出长臂,抓住打好捆的秸秆,排放得整整齐齐。
据了解,颜集镇在李集村、段老家村、曹园村、李沟村分别实行秸秆离田试点工作,离田面积8000亩左右,按每亩产秸秆400公斤,约有3000吨秸秆离田。
“我们收储场的小麦秸秆不愁销路,在午收开始之前,区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给我们联系了秸秆打捆机,还联系了销售点,我准备把质量稍差点的销往电厂、有机肥料场,质量好的销售给畜牧场。”徐伟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我市积极引导鼓励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超过1000吨,每吨补贴40元左右。
颜集镇像徐伟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还有不少,他们每年都参加镇政府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业培训、农展等,学到了不少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秸秆离田等工作,为家乡的粮食安全尽力。
李集村党委书记丁凯说:“往年每到午收结束之后,农民都无处堆放秸秆,给秸秆禁烧和环境整治带来很大压力,如今,小麦秸秆打捆清运离田,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给秸秆禁烧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