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西瓜的“诚信小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入夏以来,随着室外温度的不断攀升,蒸烤模式已然开启,阵阵热浪席卷而来,犹如置身于炭火之侧。这天,小区不远的路边上,多了一个卖西瓜的摊位儿,绿莹莹、圆滚滚的大西瓜分外诱人。我停下脚步,让卖瓜的年轻人帮忙挑选了一个。年轻人麻利地过完秤,把西瓜装袋系好,笑呵呵地说:“一共10斤3两,零头不要啦,少了算俺的!”

回到家,老婆接过西瓜,随口问我多重,听我说10斤整,她掂了掂,质疑道:“好像不够秤呀!”见我不信,她把西瓜往减肥秤上一撂,数字分明,果真少了两斤!“怎么样?被狠宰了一刀吧。”老婆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也难怪,多年的商超工作经历,让她对物品重量格外敏感。

不就两斤西瓜嘛,也多花不了几个钱。我直接拿刀切了,大快朵颐起来,还别说,味道挺不错的。

下午上班,我再次路过那个摊位时,车上已经没剩几个西瓜了,卖瓜的年轻人正打算撤摊子。我寻思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提醒他一下,做人得厚道。

“我在你这买的西瓜咋不够秤呢?回家一称,十斤瓜就少给了两斤!”听我这么一说,年轻人明显一怔,脸色立马红了起来:“不会吧,俺的西瓜是自个地里种的,大哥,俺保证不缺斤短两!”为了自证清白,他赶紧搬过来电子秤,让我检查。不看还好,一看,我俩同时发现了异常——电子秤的秤面跟底托中间竟然夹着一小截西瓜秧!这西瓜秧夹在挺靠里的位置,要不是搬秤时震出一点,还真不容易瞧出来。

年轻人的脸更红了,连声向我道歉:“对不住啊大哥,是我大意了,都是我的错,真是短了您的瓜了。”我见他把西瓜秧拽出来,特专心地调起了秤,便骑上车走了。路上,我还在想幸亏这摊子马上要撤走,不然等会儿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来“秋后算账”呢!

等到下班回家,我发现空空如也的西瓜摊儿竟然还在,不禁有些诧异,走近一看,旁边的农用四轮车上贴着两张纸,一张印着微信二维码,另一张上写的是:“顾客朋友们,因为我疏忽大意,电子秤没调准,上午卖的西瓜不够斤称。请上午买瓜的朋友,扫描二维码加我微信,我按十斤瓜补两斤的标准返还给您钱!给大伙添麻烦了,对不起啦!”

我还没来得及感慨,卖瓜的年轻人不知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一把抓住我说:“大哥呀,您可算回来啦!”说着,他塞给我两块钱。这下反倒是我脸红了,农民朋友自己种瓜、卖瓜,整日里顶着个大太阳忙活也挺不容易,我哪好意思接受呢?年轻人急了:“大哥,这钱您必须得收着,要不就是瞧不起俺!您不想要现金,我微信扫给您也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只好勉强收下,然后请他到家吃晚饭。年轻人笑着婉拒了,他指了指车上贴的那两张纸说:“虽然我找到了解决方案,进展得也挺顺利,但总觉得不当面跟您说声谢谢,心里怪不舒服的。谢谢您啦,给大家补上瓜钱,俺心里也踏实多了。”

我看着年轻人把那两张纸从车上揭下来,贴到了围墙上,又目送他驾驶四轮车远去,心中涌起久久难平的感动,手里两张薄薄的一元纸币也变重了似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