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在往日时刻醒来。高考结束之后,闹钟关掉了,但生物钟还在。窗外鸟鸣啾啾,晨光熹微。穿衣起床,踩着楼道里的寂静,迎着清凉的风,开始一天的晨跑。
沿着河边跑上一圈,耗时六十多分钟,行程一万多步。热汗淋漓之际,感觉通透而舒爽,太阳渐渐升了起来,河水静静流向远方,仲夏之际,草木葳蕤,绿意盎然。
金戈铁马的一年,终于鸣金收兵。大战之后,终于不用三点一线,终于不用紧赶慢赶,终于拥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大把时间,心无旁骛,潜心静气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想想便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上课期间,除了周日,天天5:50起床。早辅,正课,备教案,改作业,教研,会议……绝大部分时候,除了站就是坐,自由奔跑的时间特别少。喜欢跑步,喜欢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喜欢跑起来的纯粹与专注,喜欢出汗之后的畅快淋漓。
尽管高考之后,依然要参加学校每周的例会,参加初三的毕业考试,各种结业考试,期末考试的监考阅卷工作,但依然觉得挺开心。一年来,不,更为准确地说,是三年来,日复一日地早起晚睡,披星戴月,的确蛮辛苦。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废寝忘食,全力以赴,为了每个梦想的绽放,为了年轻的心夙愿得偿,哪一位高三老师没有殚精竭虑,拼尽洪荒之力?终于不用赶时间,不用备教案,不用在书山题海里沉潜,但所有努力,所有付出,最终都是值得的。
回程路上,顺便在桥头买一些农家菜,在超市买些蛋和肉。早餐之后,一边听音乐,一边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洗晒衣服。九点左右进入阅读时光。身为语文老师,阅读是常态,写作是必修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终身阅读写作,这是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也必须做到。
读书日的时候,买了李娟和刘亮程的书,准备高考之后,静静阅读,好好体会。近年来,试卷中偏重于对乡土文化的阅读考查。而散文的阅读,对学生来说相对困难一些。身为老师,该有更丰厚的阅读积淀,对学生的引领,才能精准独到,点石成金。如果说跑步是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身体素质的锤炼,那么阅读便是对他者的观摩,对精神世界的触摸探索。无论跑步还是阅读,其本质上都是一种提升,一种输入,一种丰盈自身的方式。
白日的喧嚣渐渐褪去,夜晚的宁静笼罩了小城。沿着河边漫步,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夜风徐徐,蛙鸣如鼓。踏月而行,信步徜徉。有时听听喜欢的歌,有时听听喜欢的书,有时在备忘录里记下对生活的点滴感悟。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我将再度撑起我的长篙,风雨兼程,做个精神抖擞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