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四师西进部队每收复一个地区,随机自下而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党的组织。
1944年10月,在涡北、永南建立永涡县抗日民主政府和永涡县委,党若平任县委书记,李晨任县长,机关驻地龙山集。
11月4日,中共宿怀蒙县委、县政府成立。书记胡天喜,委员段佩明、邵光、汪冰石,县长邵光,副县长汪冰石。机关驻蒙北马圩子。12月,又分为宿蒙、宿怀两个县。
11月,中共商永亳县委和商永亳县政府建立。新四军第四师三十二团政委李毅兼任县委书记,丁希凌任县长。同时建立县总队,总队长丁希凌(兼)、政治处副主任张景华。下辖商三、商五、永四、亳二4个区。同月,中共亳县工委撤销,原工委所属党员重新建立支部,孙明哲任支部书记,划归商永亳县委领导。
各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为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立区乡政权,坚持抗战,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打下基础。
11月20日,淮北区党委将所属地区重新划分为3个地委、3个专署和3个军分区,路西地委改称为淮北第二地委,辖萧县、永城、宿西、永涡、宿蒙、宿怀、夏邑、永商亳8个县委、县政府和县大队。11月22日,中共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地委宣布成立,同时成立淮北第二专署和淮北第二军分区。
1945年2月,为纪念彭雪枫,永城县改称雪枫县,永涡县委、永商亳县委改为雪涡县委和雪商亳县委。
淮北第二地委、第二专署、第二军分区的成立,使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李之平 陈显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