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以来,全市第七批选派干部扎根基层、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用脚步丈量土地,以自身工作的高强度提升扶贫政策落实的精准度。
广大选派干部认真贯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组织实施扶贫“十大工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四年来,全市286个脱贫村全部发展1项以上特色产业,22.4%的脱贫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贫困村村均集体收入由2016年底的不足10万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69.65万元;90%以上的贫困人口获得产业、就业扶贫支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7%和30.5%。全市3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
广大选派干部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建阵地、强党建,抓班子、强队伍,建机制、强堡垒。实施基层党组织“登高计划”,积极争创“五星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深化拓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为抓手,规范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强化农村党员党性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构建“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积极帮助任职村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选育村级后备干部,93个贫困村党组织获评市“五星基层党组织”,5个获评省级“五个好先进党组织”,105个村走出了后进村行列。
——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经受摔打锤炼,自身能力素质得到提升。
广大选派干部真正下沉脱贫攻坚一线,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强化了为民宗旨意识;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帮助任职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贫困户寻找致富点子的过程中,在妥善处理任职村各类矛盾和问题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统筹谋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一大批优秀干部在基层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四年来,全市第七批选派干部累计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321人次。一批从“校门”到“机关门”的干部,在工作下沉、干部下沉中了解熟悉“三农”工作,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
——四年来,广大选派单位发挥集体帮扶优势,为帮扶村脱贫摘帽作出积极贡献。
广大选派单位大力支持选派工作,不仅帮钱帮物,更是发挥职能优势,帮助帮扶村找门路、找项目。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选派5名干部帮扶3个贫困村,四年来,机关党组深入各村调研36次,帮助帮扶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黄营村发展中药材种植4000余亩、姚楼村建设特色养殖基地1个、黎明村发展稻虾共作7600多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10名干部驻村帮扶9个村,局机关明确专人负责选派帮扶工作,87名帮扶责任人走访贫困户达3876人次,累计投入30余万元帮助完善帮扶村基础设施;涡阳县司法局制定了《选派帮扶干部管理及走访帮扶办法》,从选派干部选、管、用和家庭帮扶等方面关心关爱选派干部,先后选派13人次驻村帮扶,帮扶财物累计63万余元,走访慰问贫困户5600余人次。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873名第八批选派干部已全部到村任职。选派是信任,帮扶是责任。我市第八批选派干部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主要职责任务,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打造乡村振兴亳州样板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亳组轩 陈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