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栉风沐雨,攻坚克难;他们勇为先锋,无愧楷模。他们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背景,却有一个相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亳州高新区,每项工作都有党旗在引领,每个岗位都活跃着红色力量,激励着全区干部群众奋勇争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对党、对群众最朴素而又最炽热的情怀——
社区治理一线
张莉:把居民的事放心里
张莉在工作中
6月29日上午,伊顿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莉来到辖区伊顿庄园小区指导小区物业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为了高标准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我们辖区对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重新施划,以规范电动三轮车停放。”张莉告诉记者。
张莉2006年参加工作,200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候起,张莉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做一名真正的好党员,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也成了她的初心和使命。从一名基层计生专干到现在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莉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社区一线为群众服务。
亳州高新区成立之初,张莉所在的社区面临着繁重的拆迁任务,为了加快推进拆迁工作,张莉号召村里党员干部带头交钥匙,并每天走村串户来到居民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候凌晨还在居民家中做动员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动员下,当年的征迁任务很快完成,大大推动了高新区的城市建设。
2018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张莉担任伊顿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女同志,虽然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但第一次挑起社区‘大梁’,个人压力也很大。”于是,张莉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社区,安排好社区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重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面,每天工作繁重,早出晚归已经成为常态化。
尤其是在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肆虐,为保证第一时间摸排居民信息,辖区一万多居民,她都带领工作人员上门排查,确保社区入户排查率100%。防控卡点的工作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伊顿社区是高新区的核心部位,流动人口较多,张莉认真研究社区情况,规划居民出行路线,设置好每一个卡点,确保不漏一人。面对一些不配合的居民,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安抚居民们的情绪。她常说:“自己辛苦点,社区居民就多点安全保障,社区就是我的家,哪里做得不好,我心里就着急。”
社会事业一线
董玲: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疫情防控、民生就业、医疗保障等等民生大事都与社会事业局不可分割。作为亳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一名工作人员,从2011年参加工作起,董玲就一直奋战在社会事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谨求实,工作踏实,恪尽职守。
董玲始终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便是亳州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信息统计组中的一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高效排查重点人员信息,结合疫情动态变化,董玲和同事们连续数天工作至凌晨,建立了高新区排查信息数据库,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重点人员错排、漏排及反馈人员重复排查的难题,及时、准确地将相关部门推送的各类数据分类下发,为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和有效信息,为精准施策提供重要支撑。疫情缓解以后,为了建立群体免疫屏障,2021年1月19日起,高新区先后开展了重点人群、目标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董玲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排查统计全区各类重点人群及目标人群信息,结合疫苗供应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及时通知各单位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区共接种新冠疫苗12万余剂次。
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董玲具体承办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医疗机构设置、管理及标准化建设等相关工作、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拨付工作、城乡居民慢性病鉴定工作等。在工作中,董玲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作人员就是单位的窗口,对前来咨询办事的人员,她总是耐心解释,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到本职工作中,落实到自我的岗位上。
创新创业一线
汝子报:成就他人快乐自己
汝子报正在工作中
安徽省“双创能手”、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亳州市“创新创业好青年”……这些都是多年来汝子报投身创新创业大潮的收获。
然而在2020年之前,汝子报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因为所教科目是电子商务,汝子报便开始接触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信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职业教育往往与技能实践密不可分。”汝子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他经常带领学生辗转全国各地参加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并多次斩获大奖。通过参赛交流,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职业技能也获得迅速提升。
“创新创业不应止于个人,更需要集合众人之力携手共创,才会产生更多共生价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2012年,汝子报发起成立亳州市电商协会,2014年,适逢创业大潮风起云涌,为了鼓励创业,汝子报发起成立亳州市青年电商园,并于同年招商入驻了40多家企业,给予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为众多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抱团发展的平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2016年,汝子报又发起成立了筑梦社区,并提出为创业者免费进行创业培训,为其搭建一个学习、创新、转化的专业平台。现在的筑梦社区已入驻企业155家。看着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汝子报幸福感满满:“双创产业就是成就他人快乐自己的事业。”
除了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外,筑梦社区还着力为创业者与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同时积极聚合各类公共资源,借助创业社区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广泛的社交和资源渠道(社会资源和业务渠道),降低创业门槛,加速创业进程,共筑创业梦想。“良好的政策扶持,使得企业人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公司的后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汝子报表示。以汝子报为代表的筑梦社区创新创业团队正发挥自身优势,以拼搏奋斗实现青春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一线
孙红伟: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孙红伟(右)正在走访脱贫户
“老人家最近身体好吗?”6月29日上午,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孙红伟来到辖区汤东社区刘花村走访看望该村脱贫户。每到一处,孙红伟都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情况、子女就学情况等,并一一详实记录在册。
2017年,孙红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那一刻起,孙红伟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全身心投入基层一线工作,积极引导居民转变观念,让辖区群众更加安居乐业,凭着扎实的足迹、执着的精神,在服务群众的事业中播撒着爱心。根据行政区划调整,2018年,孙红伟从谯城区谯东镇划转到高新区工作,对于孙红伟来说,在高新区工作的三年,是她人生中收获最大、成长最快的三年。
2019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孙红伟担任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分管扶贫等各项工作。“干扶贫工作直接与群众联系,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才能知道他们心里真正的想法。”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村民聊家常,了解村民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记录在她专用的笔记本里。经过走访,她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各种信息都了如指掌。如何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她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她与社区干部一起谋划确定发展思路,制定了社区经济发展规划,并因户施策,围绕扶贫“扶志扶智”开展工作,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唤醒贫困群众“比拼赶超”的强烈愿望,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如今,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孙红伟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居民的事情再小,在孙红伟眼中也是大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她总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个别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她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疏导。“只有沉下心来扎根社区,把群众的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才能真正做好为民服务。”孙红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