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去了一趟城郊的老家,当走在那条熟透了的、铺着青色石板、古老而又幽静的小巷里,看见迎面蹒跚走来的李奶奶,她时而用芭蕉扇轻轻地扇着风,时而用芭蕉扇遮挡住头顶上那颗火辣辣的太阳,我眼睛不由得一湿,关于芭蕉扇的童年记忆呼啸而来。
记得小时候,七十年代,家里没有电风扇,每年夏天,母亲总要买几把芭蕉扇。母亲在新买的芭蕉扇的边沿上包上不同颜色的小布条,这些小布条有红色、蓝色,还有花色,母亲说,这样不仅耐用,而且能认出自己使用的扇子。我发现,那些小布条包在上面,成了炎热夏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夏天难熬,但最难熬的是在吃饭时。在充满炎热气温的房子里,谁还有好心情吃饭呢?一手拼命地摇着芭蕉扇,一手快速扒饭。记忆中,我们干脆每餐叫母亲用鸡蛋与西红柿打个汤,或者用丝瓜打个汤,吃饭时,干脆在饭碗里舀上一大勺汤,端着饭碗到巷口老槐树下吃,因为,树荫下还有几丝凉风呢。有时母亲看着我和弟弟吃得满头大汗,会心疼地放下手中的饭碗,在我们头上、背后轻轻地摇着芭蕉扇,送给我们阵阵凉风。
每当吃完晚饭,我们依偎在母亲身边,每人一把芭蕉扇,在巷口老槐树下乘凉,背靠竹椅,一边悠悠地扇着,尽情享受着燥热里的丝丝清凉,数着满天星星,听着蝉蛙声,一边美美地听母亲讲故事。在夜静的时候,芭蕉扇主要用来驱赶那些令人讨厌的蚊子。晚风柔柔地吹来,比较凉爽,它吹动着槐树叶,像远处飘来的小夜曲。我们玩累了,慢慢地瞌睡虫悄悄地来骚扰我们了,这时,母亲却拽着我们回屋睡觉了。我们手中捏着自己的芭蕉扇,摇摇晃晃地走回家,迷迷糊糊地爬上床,有气无力地摇着芭蕉扇进入梦乡。就这样,在芭蕉扇阵阵凉风中,度过了我和弟弟难忘的童年。
到了八十年代,家里终于有了电风扇。虽然只有一台,但在夏天吃饭时再也不需要芭蕉扇了,只需插上电源,轻轻一按开关,那台扇就会自动两面摇头,送来习习凉风。从此,芭蕉扇被放在蚊帐里,睡觉时作驱赶蚊虫的工具。
九十年代初,家里又添置了吊扇、落地扇。客厅和两个房间都有了电风扇。这下芭蕉扇只被母亲用来扇煤炉了,虽然是个又脏又黑的“苦差使”,但芭蕉扇依然心甘情愿。
进入新世纪,我们乔迁了新居,母亲带我们去商场选空调。我要买立式的,弟弟要买壁挂式的,争论不休。结果,母亲如了我俩心愿,客厅里放上一台立式的,三个房间各放一台壁挂分体式的。家里自装上空调后,电风扇就退出历史舞台了,那芭蕉扇几乎成了古董。
真怀念小时候有芭蕉扇做伴的美好时光啊,当然,也更感恩当下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