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理想:给留守儿童多一些陪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彭理想参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资料图)

今年41岁的彭理想是涡阳县爱心者协会秘书长,加入公益慈善行列5年来,参与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也是从5年前,他开始参与到“留守儿童陪伴”项目中来,希望留守儿童能多一些陪伴,感受到来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变得乐观、快乐。

五年前走上公益路

彭理想和妻子在涡阳县城经营一家烟酒店,自加入公益组织以来,他照顾家庭和店里生意的时间就变少了,但妻子并没有怨言,对他参与公益活动非常支持。

“以前没参加公益组织时,店里不忙了,我就出去打打麻将、钓钓鱼,在外待久一点儿,老婆还不高兴。但是现在她觉得我干的是正事,是好事,我出去做公益对家里少了关心,她也从来没抱怨过。”彭理想说,妻子的支持,更坚定了他坚持做公益的决心。

谈起加入公益组织,还要从十年前说起。彭理想说,涡阳县爱心者协会的会长尹冬冬跟他是多年好友,尹冬冬很早就开始做公益,那时他并不看好,觉得他坚持不了太久。可后来他真的坚持了许多年,并且帮助了很多人。受尹冬冬和协会其他许多爱心人士的影响,5年前,彭理想决定跟随他们一起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

倾力关注留守儿童

加入涡阳县爱心者协会后,彭理想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其中倾注精力最多的就是“留守儿童陪伴”项目。

2016年,涡阳县爱心者协会启动“留守儿童陪伴”项目,并邀请合肥专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的老师到涡阳开展培训活动。彭理想报了名。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们村里也有因为缺少家庭关爱而变得自卑、胆怯、不爱与人交流的留守儿童,我也想给予他们关爱。”彭理想说,关爱留守儿童不单单只是简单的给他们买些学习用品、玩具,而是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给他们多一些陪伴,让他们变得乐观、快乐,但他并不知道具体到底该如何做,所以非常期待这次培训。然而培训第一天,彭理想两岁多的儿子因发烧住院了。

由于培训会前夕协会对所有参培人员告知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非特殊情况下,一旦同意培训就不能退出。所以,彭理想在给儿子办好住院手续后,就赶往培训地点参加培训,留下妻子一人照顾生病的孩子。

而在培训会的第二天,其大女儿也高烧生病,但彭理想安顿好大女儿和小儿子,又继续返回会场参与培训。就这样,两天的培训课程和最后的实操,彭理想一点也没落下。培训结束后,他火速赶往医院照顾两个孩子。

“承诺的事,不到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我一定做到,并做好。”彭理想说,很多人不理解他,也有人说他不顾家,但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这次培训对改善涡阳当地留守儿童现状有多大的意义。

付出爱心收获开心

多年来,彭理想专注于留守儿童陪伴工作,他积极与各乡镇乡村学校联系,争取校长们的支持。来到学校与留守儿童们互动,每三个月都要邀请一些留守儿童到涡阳县城,带他们看正能量的电影,去公园玩,参观文化景点。

“培训时,老师就说,做这个项目一定要坚持,每个月都要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每三个月就要开展一次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彭理想说,“我们需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需要的东西,给他们帮助和温暖。”

在涡阳县公吉寺镇一所乡村小学开展活动时,志愿者让孩子们写匿名纸条,上面写上自己的梦想。彭理想发现,一张纸条上写下了非常消极的话语,并表现出了暴力倾向,这引起了他的关注。通过孩子的班主任,彭理想知道了这张纸条出自一个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小男孩。于是,在以后多次活动中,彭理想都非常关注这个孩子,并请来了协会里的心理咨询老师为男孩做心理辅导。现在,男孩有了很大改变,脸上的笑容多了,也对身边的人变得友好起来。

“当一个孩子喜欢你、信任你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希望所有留守儿童都能得到关爱,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彭理想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