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东派出所民警易骏驰:青春献给农村 守护群众平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工作中的易骏驰

“儿子,咱走吧,农村有什么好待的?”2017年,易骏驰从宣城老家到市公安局谯城分局谯东派出所报到,当母亲看到他简陋的工作环境时,难过得快流下眼泪了。但易骏驰没有退却,踏踏实实当起了一名基层民警。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获得个人嘉奖一次,获评亳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成了母亲眼中的骄傲。

“我要留在农村工作”

虽然易骏驰家在宣城,但工作中他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有活主动干,遇到突发情况抢着干,把当地的群众当成自己亲人,服务群众时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

工作之余,易骏驰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健身房“撸铁”,经常向家人发一些他锻炼的视频。母亲看了视频,非常开心。这让他想到第一次来派出所报到时的情形,当时的谯东派出所办公环境简陋,设施陈旧,母亲看了非常难受。

母亲对易骏驰说,要不咱们走吧,这样的环境怎么工作和生活?易骏驰笑着说,儿子来是工作的,不是来享福的。农村派出所环境是苦了点,但年轻人就应该到基层多锻炼,只要是金子,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会发光的。

火线归队战疫情

2020年春节,易骏驰春节休假回家,正当他与家人享受难得的团圆时刻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易骏驰得知抗疫一线急缺公安民警,便主动请缨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光,驱车7小时行驶了580公里赶回所里,立即投入战“疫”中。

从大年初二晚上开始,易骏驰以所为家,不分日夜地奋战了整整28天。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面对上级部门紧急下发的相关核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单位最年轻的民警,易骏驰主动承担起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迅速展开对相关人员和车辆的摸排工作。

易骏驰一方面迅速联系村镇干部协助摸排有关人员的联系方式,另一方面发挥公安部门调查能力强的特点,和战友们一起深入行政村对部分重点返乡群众耐心解释和沟通,获得了大量的关键性数据。夜晚加班加点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及时上报,易骏驰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为辖区防疫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警民“鱼水一家亲”

2020年,谯东镇闫窑村两家村民因土地地界不清产生争执,矛盾发展到难以调和的地步。易骏驰与村干部一起,前往谯东镇土地管理所查看土地承包合同,又找到当年参与分地的村民,最终重新划定了两家地界,多年矛盾得以消除。

易骏驰说,承包地纠纷是农村最常见的矛盾,由于牵涉时间长,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造成治安案件,甚至是刑事案件。人民警察为人民,只要能化解群众的矛盾,无论是分内事还是分外事,都要用心做好。

点滴见真情,小事暖人心。易骏驰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在出警过程中,他面对年老且经济困难的群众时都会对他们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一些孤寡老人常年不接触网络,他担心老人们被不法分子诈骗,便带着同事们到田间地头,拿着简单易懂的宣传卡片为群众讲解防诈骗小知识。面对群众需要签字盖章的业务,易骏驰都主动帮助群众去办,争取让群众少等待,多方便。经过两年多的相处,他和辖区群众相处得似鱼水一般亲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