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螳螂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夏夜,在某个草丛的深处,隐藏着一只螳螂,它那翠绿的、窈窕的身姿于黑暗之中摇曳。它的身上披着如同亚麻长裙的绿色翅膀,两只前腿收于胸前,似乎正在祈祷。也正是这个行为,西方的古人把它当作祈祷的可怜修女。拉丁文中,螳螂与“修女袍”是同一单词。可是实际上,它是一个恐怖的掠食机器。当任意一只昆虫路过时,它的本性便一览无余了!它会用前肢抓住猎物,并一口一口地撕咬,直到猎物死亡为止。

这个过程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它休息时与捕猎时的反差真的太大了!螳螂作为一个恐怖的掠食者,是不会放过眼前的任何猎物的,甚至包括同类。在它们刚破卵而出时就会吃掉自己弱小的兄弟姐妹,刚出生就开始了屠杀。弱小的兄弟姐妹会被吃掉,而活下来的则会面对更多残酷的考验:大风、大雨、飞鸟、壁虎……它们不是大自然的宠儿,它们一生多灾多难,最后,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它们同类相食的行为看似残忍,实际上,它们的所作所为皆为生存!

记得在小时候,《黑猫警长》中的一集令我印象深刻:螳螂小姐在新婚之夜吃掉了自己的丈夫,在被审问时,她说,自己的丈夫是自愿被她吃掉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生出更多的螳螂宝宝。所以,她的丈夫是为了下一代才自愿被吃掉的。这一幕让小时候的我感动不已。可是,“螳螂吃夫”的行为在这里其实是被美化了。因为在现实中,螳螂的同类相食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是本就弱小的公螳螂呢?实际上,公螳螂也并不愿意被吃。在野外,公螳螂被吃的几率只有10%。公螳螂交配完成后就会马上飞走。因为如果躲闪不及,就会被吃掉。而母螳螂吃公螳螂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它饿了,公螳螂也会挣扎,会反抗,可是,这是毫无意义的!这个行为多么残忍啊!在螳螂眼中似乎没有“情感”二字,只要是比自己弱小的,便是猎物!动画的美化盖不住残酷的现实啊!

螳螂虽然如此残酷,可是并不代表它们没有丝毫的感情,它们产下卵后,会在卵旁守上几天几夜——这是它们唯一的情感!因为小螳螂永远得不到母爱——它们出生的时间比自己的母亲逝去的时间晚很多。它们的母亲也只有把爱寄托于守卵的那几天了。这也是掠食机器最后的感情了!

螳螂无疑是种残忍的昆虫,可是是大自然造就了这样的它。为了生存,它们必须猎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它们的一生坎坷不断,但是总有强者活了下来!在螳螂身上,我看到了大自然的本质:生存必将是残酷的,为了生存,别无他法!

州东小学 五(1)班

辅导老师: 吴晓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