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社区图书室: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社区图书室一角

亳州新闻网讯  “我干水电维修快20多年了,因为前几天在维修时不小心受伤了,这不,趁着修养,正好去图书室学习一下水电维修方面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昨日,在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文化小区居民徐东普正在查阅水电维修方面的书籍。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学本领,成了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居民的“风向标”。

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藏书约1000册,配备了投影设备、书桌、毛笔等设施。这里每月都会定期开展读书月、技术交流会、亲子阅读、青少年科普教育等活动,并且每年都会采购一批图书,充实图书种类。管理中心希望把图书室打造成为社区居民获取知识、沟通交流的共享平台,使之成为居民的文化粮仓和精神家园,借此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图书室管理员了解到装修公司负责人张俊其的经营状况和需求,主动帮忙搜集关于装修方面的书籍和装修视频,并送到张俊其手中,帮助其更新了装修思路,公司经营面貌焕然一新。张俊其高兴地说:“是社区图书室改变了我的思想观念,唯有紧跟时代潮流,不被市场淘汰,才能实现收入稳定提升。”

伊顿社区居民赵媛媛依托图书室,掌握了经济管理方面的技术,考取了中级经济师资格证,并借这些业务知识,在今年利用空闲时间做起了兼职,增加了个人收入。她说:“图书室真是个财富的海洋,里面蕴含着青年人的‘致富梦’。”

“自从今年管理中心建起图书室,居民的阅读热情日渐高涨,看书的人多了,学习技术的人多了,扎堆闲聊的人少了。特别是图书室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居民发家致富的技能。在建党百年之际,图书室还开展了学党史系列活动,如读书月、‘四史’主题讨论会,引导居民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第一社区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孔祥中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