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当“媒” 求职招工喜“联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社局立足职能职责,系统梳理服务清单,聚力拓展服务新路径,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试了一下,感觉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所以一直在这里做到现在。”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谯城经开区的喜宝鞋服有限公司厂房,来自谯城区牛集镇的王月华正在制鞋机前认真工作着。为了方便照顾在市区上学的孩子,王月华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城区寻找合适的工作。3月份,她从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中看到了公司的用工需求,最终选择来到了这里。

作为传统鞋服加工企业,招工难一直是该公司头疼的问题。人社部门在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常态化开展“2+N”招聘、“招聘进镇村”、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把招聘信息送到群众手中,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的燃眉之急。现在,企业生产正常,每天生产运动鞋1.8万双,可以满足日常订单交付需求。公司行政总监王家林介绍,“公司用工量比较大,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先后帮我们招收1000多人,切实帮我们解决了用工难题。”

一边是群众在寻岗位,一边是企业在寻工人,人社部门及时牵线搭桥,实现了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赢。今年以来,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社局对照包括服务企业招工、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10项工作在内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通过优化就业务工服务、创新网上办事等方式,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人社系统还着重书写好“听”“读”“看”“送”“唱”“研”六篇文章。其中“听”即组织党员干部聆听专题党课,让大家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史,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读”即鼓励党员阅读党史学习用书等,让大家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看”即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典等,让大家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研”则是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一企一策”“一人一策” 解决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唱”即开展“唱红歌 颂党恩”主题活动,激励全体党员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人社事业发展;“送”则是把党史学习教育图书、社保政策等送到老党员和群众手中,引导全体人员共同学习党史,进一步落实落细人社服务各项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有力抓手,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